孙家,让他去纪滦村兑棉花钱。

天啊。

不仅人没事,还有钱拿?

在周围其他棉商的注视下,孙家真的把银子拿到手了。

还是按照两千文,也就是很合适的价格卖出的。

不少人终于明白,这东西吧,价格太高不行,太低又吃亏,只有定价合理,才能让买卖双方都高兴。

但能做到恰恰好的人却极少。

宿勤郡周家是没做到,纪彬却是做到了。

再有孙家的大肆宣传,纪彬的名声不响亮才怪。

最神奇的是,也渐渐有人提前风靡宿勤郡的黄桂稠酒跟酸果酒,这也是他家的啊。

更有那个纪滦村刺绣,更是纪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