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知意木然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龟裂。
她表现的这么明显么?
见她如此,皇帝险些没形象地翻个白眼,没好气道:“朕告诉你,想都别想。从明日开始,除了沐休的时候,其他时间,你每日都要给朕破一个案子,不然的话……你就天天呆在刑部翻阅卷宗吧!”
虞知意人都傻了。
不是,这怎么还带强迫破案的呢?
以前她看话本的时候,看到里面的上封们责令县令和捕快们几日破案,她就觉得挺离谱了。
没想到现实比话本更离谱。
她尝试为自己争取一下权益:“可是陛下,虽然臣能推算出大部分的因果,可刑部之事和其他事情不同,破案讲究的是证据。”
不等皇帝说什么,凤翔公主便道:“那乌亮的事情不就没有证据么?”
虞知意叹气:“是,乌亮的事情没有证据,但巧合的是,正好有两个分别与他和马博才有关系的人在京中,再加上他对马博才的人生并不是事无巨细地都了解的,臣才能够诈上一诈。可世间,哪来的那么多巧合?”
“刑部那些陈年旧案,哪一件不是因为找不到证据和线索才断掉的?即便是臣通过种种迹象推算出了真相,可一些出事地点比较远的,或者证据比较偏的,总得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才可能将证据找到。”
“一天一件,真的不行。”
“堂堂盛国国师,你可以的。”
皇帝一锤定音。
虞知意:“?!”
等等,哪里来的国师!?
她不是来辞官的吗?
怎么就变成国师了?!
第123章 拉皇帝入股可还行
饶是虞知意也算见多识广,这会儿也懵了。
大盛帝国建国几百年,从它还没改名,而是叫盛国的时候,就没出现过国师这个职务。
国师,不只是听起来高大上这么简单。
虽然国师没有具体的官职,但因为能够直接上达天听,左右皇帝的意志,所以这个职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丞相的权利还要大。
毕竟,丞相办事需要根据规章制度。
可国师办事,在外人看来,却是完全没有章法可讲,凡事只听“天意”。
但,天意是什么?
谁能确定她所说的“天意”是真的天意,而不是她自己杜撰出来的?
前朝的末帝荒淫无度,偏偏又贪生怕死,迷信修道之人可以帮他长生,养活了一大批和尚和道士。
还封了一位国师。
这位国师有没有真本事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但自他上位之后,前朝末帝便开始大肆修建道馆,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前朝境内竟是多出了几百家道馆,许多人地也不肿了,纷纷跑去修行。
田地荒芜,民不聊生,百姓们苦不堪言。
所以盛国建国后,便撤销了“国师”这一职务。
虞知意也是没想到,皇帝竟然这么任性,一点儿征兆都没有,就要给她递上这么大一口鲜银耳并。
总觉得有毒,怎么破。
“陛下。”
虞知意淡淡道:“我才疏学浅,担不起这重担。而且,我玄门有规矩,玄门中人不能随意插足朝廷之事,所以,请陛下收回成命。”
刑部郎中什么的,管的只是刑部之事,只要她不插手别的事情,倒也不会犯太多忌讳。
可一旦当上这个国师,牵扯就大了。
更别提她头顶上还扣着“相府儿媳”这么个身份。
她前世鞭策着章天顺成长,成长的不仅仅是他,她自己也在与各种人接触的过程中学会了制衡之道。
不同的是,章天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