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要放弃。
不论你?是十八岁,二十八岁,三十八岁,当你?意识到自?己?正深陷痛苦的泥沼,务必正视它。
正视它,并挺起胸膛一遍遍重?复我必须想办法拯救自?己?。
【不吃青葱不吃岁月】|于?-05-20 14:50:47 留言
最后是姜祖。
说?实话,对姜祖没什么好探讨的(虽然?还是写?了这么多实在对不起!)。
当你?在论坛看到越来越多的“看到无敌阳光开朗大狗狗了,我是学生给我一只”,你?就大概懂了为什么导演会克制让他出场。
一个?讨论青少年困境的电影(我自?己?这么归纳的),出现了一个?你?根本无法在现实生活里?找到的……大金毛。
他的作用其实和原著《桃李不言》的男主差不多。
原著陆初霖能很轻易克服那些所谓的挫折,并给女主提供支持先不管他有没有做到,至少在我理解中,作者多半是打算往这个?方向去写?。
姜祖也一样,但他比陆初霖要合理,因为他被遭遇塑造出的形象就是这样。
姜祖的起点?就是终点?,除了PTSD,你?在他身上找不到挫折的迹象。
他积极乐观,又不断试图将自?己?的乐观传递给每一个?人。
同时,他只会安静聆听?,他知道自?己?不够聪明,所以不会像“聪明人”那样给你?建议。
他存在在你?能注视的地方,就像他自?己?所认可的职业一样,你?病了,他不是医生,无法让你?痊愈,但他会无微不至的照顾你?。
照顾你?身体的难受,和精神?的煎熬。
这早就脱离了讨人喜欢的范畴,是每个?人都想追寻的精神?刚需。
所以他不能有太多戏份,对他的刻画要少,他最好是一种象征,一类只留存于?内心的鼓舞。
我甚至在想,为什么世界会凿开他漂亮的眼睛?
Leonard Cohen的《anthem》是这么唱的。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但没人能否定姜祖在整个?故事的重?要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树、李树虽不会说?话,但由于?果实甜美,人们纷纷前来采摘,因此?在树下走出了一条小路。
说?的又是谁呢?
【不吃青葱不吃岁月】|于?-05-20 14:55:53 留言
……
讨论下面不可避免的带了些措辞激烈的表述。
不过这个?楼主属于?脾气很好的类型,回答依旧克制,主打一个?求同存异。
对编剧的控诉倒是没几?条,毕竟是电影论坛。
楚祖还看到,作者好像把《桃李不言》相关的所有收入全部捐出去了给他的那部分除外。
作者接受采访时承认,自?己?在写?《桃李不言》的时候状态很不好,或者说?是职业瓶颈吧……
在写?小说?写?出成绩后,她一度坚信自?己?的天赋,但接连产出的成绩却给了她重?击。
或许她潜意识里?一直在期待着,有一个?人能把她从内耗中拉出来。
因为她平时写?的是爱情,所以也觉得爱情是最“便捷”的解决方式。
在看完电影后,作者决定要暂停一段时间的写?作。
她伏案已久,太长时间没和外界接触,想先走出去看看,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讲述些什么,就像一开始,写?第一本时那样。
非常对不起对《桃李不言》抱有期待的各位,她会看完读者在原著底下的每一条评论,反思每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