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神中满是警惕与探究,冷冷问道:
“你从哪儿知道钢铁厂缺铁矿石的?” 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压迫感。
一旁正和旁人交谈的王爷爷,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严肃氛围吸引,下意识地转过头,朝这边投来关切的目光 。
苏浅梨却丝毫没有被这阵仗吓到,反而胸脯微微一挺,带着点小骄傲,脆生生地回答:
“我叔叔县委书记方大川!”
语气里透着自信与底气 ,仿佛在宣告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背景知晓这件事。
王富华一听这话,周身那股凌厉的气势瞬间收敛起来。
毕竟方大川曾是他和顾三在部队时的营长,也是促成青山县钢铁厂成立的关键人物,对钢铁厂的诸多情况都了如指掌。
这么想来,上次在报纸上,他还看到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为豆腐作坊站台宣传,苏浅梨从方书记那儿听闻钢铁厂缺铁矿石的事儿,倒也合情合理。
想通了这一点,王富华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意,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亲切地问道:
“刚才是叔叔唐突了,对不住啊。小丫头,既然你知道这事儿,那可有什么好建议?”
苏浅梨在心里暗自腹诽:哼,男人,变脸可真快!
不过她也没打算拿捏架子,当即爽快地回应:
“如果钢铁厂赶工赶得急,不妨去市里的钢铁厂收些钢材废料。
把这些废料分拣、拆解之后,再进行冶炼、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应该能解你们的燃眉之急。”
王富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追问道:“你又是从哪儿知道这个办法的?”
苏浅梨脑子飞速一转,面上镇定自若地忽悠道:
“有一回我去废品收购站淘旧书,偶然间看到相关资料提及的,在国外,这叫回收再利用。”
实际上,这种回收废钢材再加工利用的方法,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小日子率先采用,并逐步重视起来的。
而在华国,1976年(也就是明年),国家批准冶金部成立废钢铁的管理机构,开启了对废钢铁进行计划分配管理的模式。
一直到1986年,废钢铁退出国家统配体系,实现市场化运作后,小厂从大厂收集废钢,进行加工的现象才渐渐变得普遍。
所以,当下这一年,青山县钢铁厂恰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从中获取一些收益。
王富华听了苏浅梨的建议,顿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在脑海中仔细盘算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从远处高价购买铁矿石,不仅运输成本高昂,供应周期也难以保障;
相比之下,回收废钢材的成本明显更低,还能快速投入生产。
况且,他们厂里本身就堆放着不少废钢材,一直闲置着,若是能按照苏浅梨所说的方法加以利用,那可真是一举两得。
刹那间,王富华脑海中灵光一闪,意识到这或许就是钢铁厂突破发展瓶颈、开辟全新业务模式的一条康庄大道!
他猛地转过头,双眼紧紧盯着苏浅梨,情绪激动得声音都微微发颤:
“丫头,你可真是咱们钢铁厂的福星啊!”
那声音饱含着惊喜与兴奋,瞬间打破了原本的交谈氛围。
众人纷纷被王富华这突如其来的高分贝呼喊吸引,一道道好奇的目光齐刷刷投了过来。
大家交头接耳地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能让一向沉稳的王厂长如此失态。
只有王爷爷坐在一旁,脸上挂着慈祥温和的笑容,眼神里透着了然。
从苏浅梨和王富华交谈开始,他就一直默默留意着这边的动静。
王爷爷作为市里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