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怡一开始还很高兴,但摸着头上的花钗,突然就红了眼框。
“这是怎么了?”冯莹问。
“莹姐姐,你是要走了吗?”
“为什么这么问?”
“我娘说的,姐姐要走了。”
冯莹默然,想来自己取回那婚配书的事,冯家应该都知道了。如果是这样,那马氏这生辰过的具有针对性那就不难理解了。
“是呀,我的事都办完了,自然要回去了。”
冯怡听到冯莹肯定的回答,含在眼圈中的眼泪一滴滴地掉落。
冯莹连忙给她擦了擦,“怎么了?舍不得姐姐?”
“嗯,舍不得,从来没有人对我和我娘这样好过,如今姐姐要走,我与娘都舍不得。”
冯莹不想说来日方长,有时间会来看她们,她们也可以去京里看她这样没营养的话,以杨氏的处境,这是想都不要想的。
冯莹唯有叹息一声,把冯怡搂在怀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这一生呀,身边总会有一些来来往往的人,或停留,或擦肩而过。虽说老天爷只给了我们十几日相处的时间,但我相信怡姐不会忘记我,我也不会忘记你。等到我们想起对方的时候,会说,哎呀,我有一个好姐姐(好妹妹),虽然只短短几日,但我们相处愉快,她现在一定很好,这就足够了,是不是?”
冯怡抬起头来看冯莹,重重地点头。“我娘也是这样说,她说姐姐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束光,把我们阴暗的生活照得如此光亮。虽然是短短的时间,但娘让我记一辈子。”
冯莹听得这话,忍不住落下泪来,这可怜的母女,自己是不是应该再为她们做些什么?
第166章 第166章
冯莹是个想到就争取做到的人,她知道杨氏没有自保能力,自己就算给她再多的财物也没有用,早晚都会落入马氏或是张氏的手中,该怎么帮她呢?
冯莹在屋中来回踱步,突然有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但转念一想,杨氏必不会同意,古人嫁鸡随鸡的观念根深蒂固,她们过的好不好都会归结一个“命”字。
可不试试,冯莹又不死心,于是叫来夏荷,让她去冯家,就说自己不知送什么礼物给马氏过寿,想请杨氏过来参谋一二。
这边夏荷刚出门就回来了,冯莹正在纳闷,却见杨氏跟在后面,一脸焦急。
冯莹站了起来,心想,一定是有什么事。果不然,杨氏进了屋中,便让冯莹把丫头打发出去。
屋里只留下两个人时,杨氏拉着冯莹的手道:“我时间不多,借着给西街那边族人送贴子的理由出来的。”
“三婶婶可遇到什么事了?”
“我本以为那张氏兄妹自上回事后,便会收敛,本不想再去愉听,也怕张姨娘发现端倪。可是直觉又让我觉得姓张的不会轻易就这么放手。
“这不是怡姐祖母要办生辰宴嘛,那厨房监督的苦差事又派给我。张家姑娘住的地方正在厨房必经之路上,我带着几个丫头正想去厨房看看,便瞧见新给张姑娘配的丫头一边走一边嘟嚷,很是不高兴,连我们走个迎面都没注意,还差点与我那丫头撞个满怀。
“那丫头见有人撞了她,很不高兴,开口就是训斥,抬头见是我,便忍了回去,但也是极不高兴,甩了脸子给我的丫头看后,转身走开了。
“我看到她掉在地上的帕子,就让我的丫头上去打听一下。一开始,我以为那张姑娘也许又是因为什么事训斥她了,这回换的丫头没有前一个服侍的好,总听张姑娘训斥她,可没想到,我那丫头回来告诉我说,那丫头说张姑娘真是小气的要命,这么大热的天让她回张家店取东西,一个铜板子都不给,还让快些个。
“我一听,心中起疑,要取什么这么急,偏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