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为什么找你么?”我爸盯着我,严厉地说。
“不、不知道…”我看着我爸面前桌子上摆的几本书,战战兢兢地说。
这就是所谓的“造势法”,让犯罪嫌疑人误认为警方已经掌握了充足的证据,迫使其自己说出作案过程。通常还会在审讯桌上摆上厚厚的卷宗和材料,增加真实感。
对待这种方法,最好的措施是装傻。
“不知道?那你给我解释下这些!”我爸把面前的几本书扔过来。
一看封面,我心里“咯噔”一下。那是我多年的“收藏”(具体是什么小学三年级以上的男生们都懂的吧)。虽然很早就有预感是收藏被发现了,但我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毕竟我隐藏工作做得很好。没想到还真是最坏的状况,是老妈打扫卫生时发现的吗?
“我…不知道这是啥…”
“这是从你房间的床底下找到的,你怎么会不知道?”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回答方式是沉默。
“说话,为什么这些东西在你床底下?”
我爸又用了“限制询问法”,也就是逼迫嫌犯说话,打断其联想。心理学认为,男性7秒内就能联想到合理的理由,所以此方法目的是要在七秒内使嫌犯说出实情。
“……”我选择了沉默,脑子里拼命地想办法为自己开脱。
死一般的寂静。
这时,我妈从房间里出来,在我爸旁边坐下,用很复杂的眼神看着我。
突然又来了个人,我简直快崩溃了。
“翊轩,”我妈说道,语气虽然严肃,但比我爸的语气柔和许多,“虽然你也不小了,但是看这种漫画…至少现在还不行。虽然你现在是青春期,对这方面感兴趣也很正常,但爸妈不让你看也是为你好……”
这是“误区询问法”外加“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都是常用的审讯法,我才不上当呢。
“真不是我的啊!我都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我全力否认。
“那这些是从哪里借的?”我爸盯着我的眼睛问。
“同学借我的…”像是受到启发一样,谎话脱口而出。
“也就是说,你是知道这些书的,而且看过了?”更加愠怒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