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黠:“当时在地洞里,搜到的就是这几封。”

林策蓦地一怔,谢信配合宁越之作伪证?

谢信处处针对自己,和宁越之早有罅隙,同淮王也有几分相看两厌的意味。

他不当场拆穿宁越之,反而帮他谢信又在耍什么花招?!

宁越之毒蛇一般的幽寒眼神紧紧缠绕谢信。他刻意没提林大将军,谢信却故意在百官面前,说自己和将军府的人同行,让人误以为他和林大将军交好。

虽帮他作伪,却令他心头不快。

满朝公卿更是惊诧不已。

谢相金口玉言,密信的确从私铸作坊中搜出。

他的态度不言而喻:密信内容是真,那么印鉴也是真。

谢相虽未明说,已然表明自己的看法:私造军械,妄图谋/反者,乃恭王周和。

密信明明被宁越之换过,谢信清楚真相却睁眼说瞎话,他和淮王站在一边。

恭王党羽不敢攻讦谢相,只能垂死挣扎,咬定恭王被奸人陷害,私印是假的。

“下官先朝谢相和各位大人告罪。”广湘王下属看准时机出列,朝满朝公卿道:“此前恭王曾犯下几桩败坏法纪之事。下官迫于恭王淫/威,不敢告发。”

他按照周翰授意,告发恭王以前抢占农田,压迫百姓,收受贿赂,又靠权势将一切罪状压下,装出一副忠厚仁义的模样。

谢相已暗示,私铸军械意图谋逆,派遣刺客行刺王孙公子,皆是恭王所为。

如今又来这么一通指谪,公卿们心知,恭王大势已去,谋朝篡逆的罪名何等严重,此时众人纷纷表态,和恭王划清界限,生怕被他连累。

朝堂上的恭王党羽再怎么狡辩,也无力回天。

这时垂帘听政的太后发话:“恭王被刺客所伤,伤势严重昏迷不醒。恭王府大门紧闭,因此哀家并未派御医前去探望,说起来,也是哀家对恭王疏于关心。”

“越之,你领几个御医去恭王府上,给恭王好好诊断。回来告诉众卿,恭王伤势究竟有多重。”

宁越之带着御医入府,恭王假装受伤,即刻就会被揭穿。

“林大将军。”太后又道,“若恭王府大门依旧紧闭,届时恐怕还得你帮忙打开。”

恭王要是再装晕,找借口推脱不让御医亲自验伤,镇北军可动用武力。

林策暗自撇了撇嘴,不情不愿答了一声“末将领命”。

这明明是羽林卫的差事,太后非得交给将军府。万一他们判断错误,这事并非恭王所为,后果得他和宁越之一同承担。

董太后还是这么会算计。

宁越之嘴角高翘,朝他伸出手:“林大将军,请。”

二人正要离开江山殿,前往恭王府,忽然一内侍匆忙进殿,仓惶朝百官道:“不好了!”

“恭王府突然潜入刺客,恭王被刺客所伤,恐怕已经……已经……”

朝廷正要去恭王府,查验他是否真的身受重伤,恭王府就传来恭王再次遇刺的消息,江山殿中乍然沸腾,喧哗四起。

“怎么回事?”

“哪来的刺客?”

“恭王他真的已经……”

别的公卿们惊诧不已,恭王党羽比他们更加疑惑:恭王殿下没同他们商量过这件事。

又像上回那样演一场戏?别真出什么事……

江山殿里的人再也呆不住,三公急忙让内侍宣布退朝。

宁越之和大司马以及卫尉,一同率领羽林卫赶往恭王府,其余朝臣有好事者,自行前往恭王府凑热闹,别的便回自己宅邸等候消息。

无需镇北军去撞恭王府大门,林策没有围观的打算,等殿内官员散的差不多,他也转身朝宫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