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陈抑休也不说话了。
不说正好,她和文思泉和张鑫说!
饭桌上的大人们正在聊正月里的庆典活动。
“那个只有庙会上才有吧?”
“94年城东古庙大修,年底的重兴庆典确实热闹。”
“万人空巷人山人海的……”
赵迟来对那次庙会也有印象。
城东郊区有座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庙,许愿特别灵。几年前举行过一次重修大典,竣工后近十班花城大锣鼓、标旗、灯笼、火篮等等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巡游队伍,绕着古城古庙热闹了整整三天,全城沸腾。
听阿嬷说,那是几十年来花城第一次举办大型民俗活动,有近50万人参加,盛况空前。之后这个庙会活动也延续下来。
“今年的庙会定在什么时候?”她问。
“正月……二十五吧,去年就是。”梁惠想了想。
“那不一定,还得主事掷珓杯取吉。”黎阿公摇头。
“到时候各个神社是不是都要摆香案、设茶座,请戏班搭台?”赵迟来去年因为补习错过了,不太确定。
“当然啦,”阿嬷点点头,“到时候还要游灯营老爷,几天几夜不得歇。”
“妈!我今年能去吗?”她眼含热切。
当着阿嬷的面,她不太好拒绝得太直接。
“那时候你都要开学了哦……”
“是要开,还没开嘛~妈妈~”
“就你说要去,别人怎没说要去?”
话音刚落,四只手齐齐举起来。
“我也想去阿姨。”
“哼哼……”
赵迟来抬手,忿忿加入。
梁惠松口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迟来找到文思泉,和她商量参加庙会的事。
和那些能歌善舞的专业团队比起来,他们顶多只能在旁边打点野。几番对比之后,两人一致觉得,她们在“花灯游街”这一项目勉强有能力凑个热闹。
大型的神灯是不用想了,时间技术都没有,只能在造型上讨点巧,做点新鲜玩意儿。
鱼啊龙啊那些到处都是,虾啊蟹的倒是少见,两人觉得这个很有搞头,当场动手开始做。
接近中午的时候,赵迟来明白一个道理
有些东西少见是有原因的。
那些节肢关节繁复,想要好看就得灵活,想要灵活就得费脑子,稍微松懈一点就奇丑无比,组合起来活像个拼接异形种,每个角度都来自不同的爹妈。
两人盯着满地狼藉,一脸生无可恋。
“啊!”
文思泉忽然想到什么,“我们可以找黎阿公帮忙啊!他可擅长木工了!”
“……花灯也行吗?”赵迟来不确定。
“问问就知道了!”
“那你等我!”
赵迟来起身就走。
远远看见门口有人。
“黎明律!”
他正在倾倒垃圾,闻声抬头,第一时间看向她身后,并不看她。
见她两手空空,轻泄了口气。
“有事?”
“阿公在家吗?”
“被人叫去主事了,做什么?”
“哦……好吧,没事。”她难掩失望,转头就想回去,走了两步略带希冀回头。
黎明律还站在原地,以同样的姿势看着她。
“你会做花灯吗?”她试探。
“……”他沉默片刻,收回视线继续扫叶子,“你想和谁一起去游街?”
赵迟来一听有戏,眼睛瞬间化成谄媚的嘴巴,似要把谁一口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