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夫人立即唤来二姑娘,大姑娘和三姑娘紧随其后,跟着姜夫人去了老夫人的正堂。
这里已经有不少年轻姑娘,都身着绫罗绸缎,小姐和丫鬟几乎分不清,有一位十四五岁的姑娘眉眼跟国公夫人相似,坐在老夫人身边,穿着不俗,朝云猜测她就是作诗拔得头筹的姜家女儿。
“老太太,刘家的姑娘来了。”
老太太闻声转过头来,二姑娘已经在刘夫人的示意下上前见礼,大姑娘和三姑娘在后面跟着行礼。
老夫人笑起来很慈祥,拉住刘令书的手问:“这是家中行几?”
刘夫人说:“老太太,这是我女儿,家中排第二,这是大姑娘和三姑娘,老大老三生性寡言,不像我这二女儿见人就爱说笑的。”
“哦,三个姑娘都跟鲜花似的,又有才华,听说皇上在朝堂上都夸作诗做得好呢。”
“哎哟”老太太一句话引得在场夫人们唏嘘不已,都高看刘家一眼。
刘夫人喜得跟什么似的,跟二姑娘说:“老太太当众夸你呢,还不快谢谢老太太。”
二姑娘赶紧又磕个头,老太太让人拿了个羊脂玉的簪子来,送给二姑娘,这下大家都以为作诗的是她了。
第41章 欺世盗名
大姑娘刘令贞鼻子酸酸的,耳朵轰鸣,周围人的热闹似乎与她格格不入。
朝云对这种冒认的行为不齿,但如果当众揭穿,只会让外人笑话刘家姐妹为了虚名不顾颜面挣破头,不一定对大姑娘有利。
周围人都向刘夫人道喜,羡慕她养了这么一个才女。
刘夫人笑哈哈:“我这个女儿啊,从小就爱读书,她爹还说,要是个男孩就好了。”
正热闹着,老太太忽然命丫鬟把大姑娘拉去了身边,摸摸她的手,细看她的脸,看得大姑娘羞红了脸。
“这姑娘长得俊,瞧着可怜见的,惹人疼,今年多大了?叫什么?”
刘令贞一张脸粉里透红,小声答了,老太太叫来丫鬟,给大姑娘套上一个羊脂玉的镯子来,又拿出一副玉珠耳坠子,命人给三姑娘。
客套了一会,老太太也乏了,国公夫人拉着刘夫人说话,刘夫人让大姑娘带着三姑娘出去认认人,只带着二姑娘在身边。
她笑着说:“我这大女儿和三女儿啊自小就这样胆怯,见到生人都忘了礼数了,您多包涵。”
国公夫人笑笑说:“你家这三个女儿都惹人疼爱,哟,你这抹额倒精致,我还没见过这种式样的呢,瞧这走线,那么工整。”
刘夫人眼珠子一转,赶紧拉过来二姑娘,“这是我女儿做的,生怕我今日受了寒,非要我戴上。”
国公夫人对二姑娘印象更好了,拉起她的手,“真是个聪慧又孝敬的好孩子,你娘有你真是福气。”
二姑娘含羞带怯,说:“太太您要是不嫌弃,书儿回去给您也做一个抹额。”
国公夫人欣喜:“那真是极好了。”
大姑娘和三姑娘无聊地待了许久,下午才乘马车回府。
回屋前刘夫人叫住大姑娘,说头上的抹额舒适,让她做个更好的,过几日送到正院去。
大姑娘不知缘故,答应下来。
回到院子,观棋止不住地叫骂,朝云都想捂住她的嘴。
“太太真不地道,啥事都往自己女儿身上搂,也不看是不是她的功劳。”
“本来想趁着这个机会,给姑娘寻个好亲事,结果全都他人做嫁衣了。”
大姑娘自己回屋缓了缓,已经想开了,出来叫观棋不要再说了,省得惹事。
朝云问她:“姑娘,你不生气吗?”
大姑娘说:“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抢也抢不来,争也争不走,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