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郡王说:“现在郡王府住着我叔叔他们好几家人,我觉得让葳蕤过去住,也是委屈她照应这么多人,不如我过来,以后不牵扯,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好!好呀!”朝云连连拍手,“以后我这府上的孩子,还要郡王您多多操心。”

小郡王笑道:“我很喜欢毛毛他们,他们都是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以后一定能成才,我会和三秀一起照顾他们。”

朝云差点流下感激的泪水。

真是个宝藏男孩呀,这下她觉得不是三秀嫁出去了,而是娶了个丈夫回来,一起操持家业。

“好,你和三秀一起,以后一定能振兴太师府。”

亲事就这样订下了。

朝云晚上跟三秀商量,太师府很大,以后还要分一块出来给毛毛结婚用,至于其他孩子们,朝云都给他们预备好了。

三秀也同意,以后毛毛结婚了,两家就挨着一起住,方便又热闹。

安排完这些,朝云觉得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了。

“姐姐,你以后要嫁去哪里?”三秀觉得,姐姐这样安排,一定是打算自己嫁出去。

朝云说:“你姐我志在四方,四海为家。”

三秀噗嗤笑了,以为姐姐又在开玩笑。

朝堂上,针对潘季驯的几条建议,赵枢衡已经命令下去,潘季驯已赶往陕西路指挥退耕还林、防沙固土,各地也按照潘季驯的规划开始修建道路。

新的事业如火如荼地干起来。

赵枢衡忙得饭都吃不上,眼见地衰老了。

无论是退耕还林,还是修桥铺路,都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劳民伤财。

他小心周转国库,下令后宫各处都调低待遇,力倡节俭。

太皇太后率先垂范,开始穿朴素的衣服,每日饭菜也简单了许多。

朝云知道,这是因为奶奶疼爱孙子,支持孙子的事业,但往下推行下去,一定会面临重重阻力。

毕竟习惯了锦衣玉食的权贵们,是很难由奢入俭的。

要想动他们的利益,就不是皇上一句话能做到的。

朝云入宫,向皇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于潘大人的第三条问题,百姓们不愿离开黄河沿岸居住,微臣有一个破解之法,但需要一定时日。”

赵枢衡抬起疲惫的眼睛,“朝云,你我之间不必这么拘礼。民以食为天,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搬走?”

朝云说:“我的办法不是让他们搬走,我的办法是让粮食增产,这样不仅老百姓不用倚仗黄河沿岸的沃土,而且皇上您修桥铺路植树的钱都有了。”

赵枢衡揉揉眼睛,“朝云,你又要施展什么术法了吗?”

朝云微微一笑,道:“不是什么术法,我的师父曾经跟我说,这天底下有一种水稻,它在干旱、洪涝、高温、严寒等情况下均能茁壮成长,但是它不怎么结穗。而老百姓种植的水稻,能结穗但适应性很差,如果能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粮食的产能就能翻倍甚至更高。”

赵枢衡瞪大了双眼。

第222章 出发寻梦

这是朝云想到的能提高粮食产量且比生产化肥简单的法子。

虽然杂交水稻研发技术不比化肥简单,但只要研发出来,以后就能批量种植,而且不会有环境污染问题。

反正就现在大虞的条件来说,要想弄出一套生产化肥的、耐高温高压的仪器来,简直难如登天。

但杂交水稻,她有先辈的经验,应该会更容易点。

“这个要怎么做呢?”赵枢衡问。

他从不觉得朝云是在天方夜谭。

朝云看他反应,更加断定心底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