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的心一下子跌落到谷底,为那献身的治水官,也为了挣扎在黄河沿岸的百姓们。

朝云来到议政殿,这里已经来了很多大臣,正在争论着什么。

朝云仔细听了一会,有人说要大大嘉奖这位治水官,给他追封,还要奖励他的家人。

有人说这治水官这么久以来没有出任何成绩,庸碌无为,皇上应该严惩,这才能激励朝臣们做出成果来。

下大雨的夜晚,殿内一点也不凉快,反而有些闷,大臣们越吵越激烈。

“够了!住嘴!”赵枢衡突然发起怒来。

“你们在这吵吵,黄河就能听话了吗?现在最紧要的是老百姓怎么办,你们光在这争论治水官的处置,朕要你们来是干什么的?”

大臣们瞬间沉默如鹌鹑。

朝云也没什么好法子。

这时候一个大臣站出来说:“臣举荐一个会治水的能人。”

他刚提出来,就被另一个大臣反对,说这个人只会修修堤坝而已,根本治理不好黄河。

大臣们又提出来几个人,赵枢衡觉得都不行,都不如淹死的那个治水官。

朝云看着他愁思的样子,心中忽然觉得有些心疼,鼻子竟然发酸了。

这时候小太监急匆匆进来,“皇上,老国公爷姜澄求见。”

第219章 治水能人

不一会老国公进来,还是昨天那身陈旧衣裳,没带补丁已经很好了。

赵枢衡看到他,一时之间差点没认出来。

这个老国公姜叔叔的父亲是父皇的恩师,父皇与他曾经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两个人突然分道扬镳,疏离起来。

后来姜叔叔的女儿嫁给二哥,他自己外出远游,到先皇去世,也没有回来过。

赵枢衡问:“姜叔叔,您有什么事找我?”

老国公微微一笑,说:“我知道皇上一定有烦心事,所以来替皇上解决一下烦心事。”

一个大臣不屑道:“说得轻巧,你能挥挥手让黄河老实吗?”

老国公道:“我不行,但我可以为皇上举荐一个人,这个人擅长治水,若是派他去治理黄河,一定马到功成。”

赵枢衡忙问:“此人是谁?”

老国公答道:“湖州府乌程县人潘季驯。”

大臣们皱起眉头:“这是什么人?没听说过。”

老国公说:“此人多次考试未中,赋闲家中,我游历的时候遇到他,和他相谈甚欢,知道他确有才能,所以举荐给皇上。”

大臣们一片唏嘘:“老国公此举未免也太草率,一个没有功名之人,能有什么才学?”

赵枢衡凝眸沉思,底下乱糟糟一片反对声。

朝云近前道:“皇上,咱们科举考试,也不考治水,这样选拔出来的进士,一定也不懂治水的。不如相信国公爷,让那个潘季驯试一试。”

江太师的话没人敢反对。

赵枢衡想了一会,立即让人拟旨,任命潘季驯为新治水官,赶赴黄河沿岸治水。

事情了了,大臣们深夜又冒雨回家。

朝云知道这些人里面一定有人心怀怨恨。

这时候治水官可是个肥差,要什么朝廷给什么,随便扣下来一点,家里人几辈子都花不完。

他们一定觉得老国公回来搜刮朝廷钱财了。

之后的日子,朝云一边让人制作出来自己提取青霉素需要的仪器,一边关注潘季驯治水的消息。

村子里住着的潘季驯,是个不同寻常的人,周围邻居都觉得他行为有些怪异,认为是他多年科举不中,有些失心疯了。

他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有些钱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