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2)

“你是谁家孩子啊,还挺有礼貌的,不过你得叫我叔,爸爸可不能乱叫啊。”

精神上的忽视还能忍忍就过去,物质上的匮乏才是实实在在折磨人。

贺家一家六口住两间屋已经够挤了,赵刘两家要在两间屋里挤进去十几号人口,那已经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挤字能形容的,春运火车站也不过如此。

因为地方不够,赵计划下夜班回家时,看到炕上人已经睡得满满当当,连张纸也塞不下,他就搬张椅子靠着墙睡。

刘爱民也差不多,睡觉的位置全靠抢。

偏偏这俩都是本地人,想向单位申请单身公寓也不符合条件,只能忍着,寄希望于哪天单位分房时能有属于自己的房间。

随着赵刘两家成年兄姐们陆陆续续结婚生子,家里年纪小的孩子还在念小学,孙辈已经开始出生。

赵计划和刘爱民两个不上不下的,更成地里黄的小白菜了。

幸好俩人运气不错,赶上一矿扩大生产、大规模招工,这才找到了工作。

但有工作的开心是短暂的,爹妈的偏心是永久的,家里已经变成存量资源的争夺战场。

“我不回,你要回就先回,我等睡觉再回去。”

赵计划不肯下班就回家,回去了也没他的地方,不如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听到赵计划的话,刘爱民想了想,说:“算了,你不回我也不回,回去我大哥还让我洗尿布,侄子爹妈都不洗,让我这个当叔叔的洗,我也不管。”

两人一拍即合,但现在天气不对,要是春夏秋三季,他们俩随便去哪溜达都舒坦,冬天太冷,只这几步路就感到浑身上下被寒风浸透,骨头缝都在冒寒气。

赵计划眼睛尖,一眼瞅见不远处的三产饭店玻璃后人影攒动。

“走,去三产饭店暖和会儿。”

刘爱民怀疑:“三产饭店开门了?谁想不开去那耗子店吃饭啊?”

赵计划无所谓道:“管他呢,反正咱俩又不去吃饭,看看热闹呗。”

刘爱民一听说的也对,反正去饭店参观又不收钱,那就去看看呗。

两人推车过去,走近了发现看热闹的人还挺多的,堵在三产饭店的门口,都不进去,谁也不肯先迈出第一步,万一又吃出只卤耗子呢?

赵计划每天下班从三产饭店门口经过,感觉这饭店和他印象里的不大一样,有点太明亮了。

抬头一看,大门正中央摆了块木头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煤矿人家”。

赵计划没学过书法,只是觉得牌匾上的字看起来真顺眼,一笔一划清楚流畅,比什么行楷草书看着好认多了。

再加上煤矿人家的店名,他作为土生土长的煤矿子弟,这名字听着就亲切!

因为一块招牌,赵计划心里对饭店的好感度不断地+1+1+1;刘爱民和他的关注点不一样,他注意到,三产饭店好像变干净了。

真稀奇,矿上出了名的耗子窝也能打扫干净?

他低头看看脚下,没有四处乱窜的耗子,也没有一踩一脚的老鼠屎,难道耗子搬家了?

两人都是满心的好奇,不约而同向前一步,又互相对视一眼。

“就进去看看,不吃饭。”

“对,看看就行,不能吃饭,吃去医院不值当。”

两人说服了自己也说服了对方,理直气壮地往原来的三产饭店、现在的煤矿人家里面走。

掀开全新的门帘,立刻一股暖意就蔓延至两人全身,驱散室外寒气。

赵计划和刘爱民下意识地浑身一松。

饭店里暖洋洋的,阳光穿过透亮的玻璃窗投进来,照得屋内明亮而温暖。

刘爱民扫视一遍屋内,原本灰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