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1 / 2)

这年头关于“红帽子企业”的说法没有流行开来, 人们更习惯使用“挂靠”二字。

也就是说, 将私营企业挂在公有制企业或单位的名下, 注册一张集体营业执照, 以集体企业的名义对外经营, 以规避私营企业所面临的一些歧视性政策。

这种名为公有实为私营的企业,被称为“红帽子”企业。

如果三家饭店能够成为挂靠在一矿名下, 贺明珠不仅不用担心雇工人数的问题, 而且可以向银行贷款, 解决现阶段饭店规模扩张的资金问题;还可以集体企业的身份, 招聘大中专学历的毕业生。

此外,饭店也能适用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不用再缴纳工商管理费,以及一些针对个体户、杂七杂八的税和费。

贺明珠向张副矿长简单解释一番, 张副矿长很快就明白她的意思。

“原来你是想把饭店挂靠在一矿名下?”

张副矿长犹豫了:“这事有点难办啊……”

见张副矿长似有推拒之意, 贺明珠抛出挂靠的条件:

“如果可以挂靠的话, 我愿意每年给矿上交一万块的挂靠费。”

在1983年, 一万块并不算一笔小钱,一个煤矿工人一年的工资收入也不超过一千五百块钱。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万块是需要十年积攒的巨款。

贺明珠之所以一开口就提出每年一万块的挂靠费, 就是希望看在钱的份上,能够顺利办成挂靠。

可听了贺明珠的话, 张副矿长却哂笑道:

“一万块算什么?要是让你们家饭店戴上这顶‘红帽子’,那我才有大麻烦呢。”

贺明珠在来之前已经有心理准备, 对张副矿长的话并不感到意外。

“张矿长,您是有什么顾虑,方便告诉我吗?毕竟我们合作也有一年了,关于我的人品和能力,我相信您都看在眼中,对我的诚意也很有了解。而且挂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据我所知,矿务局已经有不少厂矿允许个体户挂靠,每年管理费从三千到五千不等。对于一矿来说,挂靠也是一件双赢的事,可以每年获得稳定收益,且不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贺明珠说得有条有理,从她作为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到矿务局企业挂靠情形的普遍性,再到挂靠对一矿的好处,寥寥数语就说得清楚,很有信服力。

听了贺明珠的话,张副矿长眼中精光一闪。

“既然这样,那我就实话实说了。”

贺明珠作洗耳恭听状。

张副矿长说:“其他厂矿挂靠的企业,在挂靠之前没名气,挂了也就挂了,没人会注意;可你们饭店不一样,在矿务局,乃至乌城,名声太大了。要是一矿单为你们开一家新公司,这就太扎眼了。”

贺明珠没想到,原来煤矿人家的名声居然会成为挂靠的绊脚石。

她问道:“那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让饭店挂靠呢?”

张副矿长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慢条斯理地说:

“挂靠的事先不提,你知不知道,一矿已经决定将三产的房子收回了。”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般,径直劈在贺明珠的脑门上。

贺明珠惊诧一瞬,立刻追问道:

“为什么矿上不租了?难道是有人想收回房子,以矿上的名义开饭店吗?”

张副矿长赞许地看了她一眼。

“你猜的不错,巩副矿长在矿领导班子会议上提出目前三产房子的租金太低,矿上应该将房子收回,重新开办饭店。”

汪副矿长被纪|委带走后一去不复返,巩副矿长接任他的位置,成为了一矿新的副矿长。

对于这个消息,贺明珠并不是特别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