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再不走,她怕后面群众要误会她和售货员有一腿了。

人民群众的眼睛一般是雪亮的,但个别情况下,眼神也可能不太行。

贺小弟拉了拉她的手。

“姐,我们还买菜吗?”

“不买了,走,我们去买肉。”

习惯了后世普遍友善的服务态度,骤然回到这种还需要专门规定售货员“禁止打骂顾客”的年代,贺明珠在不习惯的同时,还生出一种诡异的熟悉感。

这和奢侈品店员有什么差别啊摔!

“有包吗?”

“没有。”

“展台上不是放了好几个包吗?”

“不好意思,你不是目标客户不可以买哦。”

原来国内PUA客户的销售文化已经在八十年代就生根发芽了啊。

说起来还是奢侈品店员好一点,至少他们只是精神上打压客户,没有物理上打骂客户(不是……)

贺明珠摸摸贺小弟的小脑袋,难得对弟弟涌起一股怜爱之情。

他至少要二十年后才能感受到“顾客是上帝”是什么样的体验。

顺便也给自己点个蜡。

唉,她也要忍耐二十年的混乱邪恶售货员,才能再次见到善良中立售货员。

……允悲。

第8章 炖个棒骨开个荤(修)

贺明珠带着贺小弟到了菜场旁的副食品商店。

奇怪的是,和菜场相比,这里没什么人,甚至可以称得上一句冷清。

贺明珠掀开厚重的棉帘,进门一眼就看到正中间的案板上空空荡荡,别说肉了,连肉渣都没有。

正纳闷呢,售货员从后面房间走出来,见到是她,主动招呼道:“明珠,带弟弟来买肉啊?怎么这么晚才过来?”

售货员原本白色的工作服上油渍斑斑,露出来的两只手冻得跟萝卜似的。

他人倒是很热情,对贺明珠说:“要买肉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啊,我提前替你留块好肉。”

贺明珠从他眉毛上的那颗大黑痣才勉强认出来,这不是后巷赵大爷的儿子吗?

和二十年后那个卡门的大胖子相比,他这会儿瘦得简直可以称一句弱柳扶风了。

见是熟人,贺明珠放松多了,问道:“赵大哥,今天的肉是卖完了吗?”

赵大哥说:“早就卖完了,人家五点就来排队了,天不亮就卖光了。你要想买得过两天再来,肉联厂一周就送两次货,这次没买上就得等下次了。”

听到肉卖完了,贺小弟的眼睛“唰”一下就没光了。

他小大人似的叹口气:“没有肉肉了……”

赵大哥见他虎头虎脑的,心里喜欢,就故意逗他:“小毛孩子牙都没长齐,还知道要吃肉呢?”

肉都没了,贺小弟没心情和赵大哥争论他的牙都长齐了,才不是没长牙。

他没精打采地晃晃姐姐的手:“没有肉了,我们回家吧。”

贺明珠眼尖地注意到后厨地上放着一个大箩筐,里面似乎是骨头棒子。

她指着箩筐,问赵大哥:“那骨头还卖吗?要票吗?”

赵大哥回头看一眼,挠挠头说:“骨头不要票,但也不对外卖,只有我们店的职工能买。”

这年头猪肉供应有限,统购统销,要是没有肉票,拿着钞票也别想买到一两肉。

黑市倒能买到猪肉,但动辄十倍的价差,也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

副食品店把肉卖了,把剃掉肉的骨头棒子留下来,折价卖给职工,算是内部福利。

这年头大伙儿肚里都缺油水,沾点油星的东西都算稀罕物,能榨油的黄豆都得凭粮票限量购买,更别提明晃晃的大骨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