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2 / 2)

带菜得有二十几斤,就这都不够吃,连锅底都刮得干干净净,一根粉条都不剩。

话说红薯粉条还是许巧燕开发的新品。

新开的粉条作坊出产的粉条不仅能供应饭店使用,而且还有多余的部分能拿到集市上售卖。

由于粉条的价格不贵,而且筋道有嚼劲,做得也干净,经常有人十斤八斤地买,每次出摊没多久就售卖一空。

有的人没买着,找人打听到了粉条作坊的位置,不顾辛苦骑车过来,守着作坊买新做好的粉条。

许巧燕大受鼓舞,除了常规尺寸的粉条外,另外开发了不同尺寸的宽粉和细粉。

她还将制作粉条的原材料从土豆扩展到了红薯,家里院子里晾晒粉条的架子都快摆不下了。

现在表嫂每天跟着她做粉条,别说摔摔打打甩脸色了,每天都是笑脸迎人,白团子似的脸终于笑成无锡大阿福,眉毛弯弯眼睛弯弯,嘴巴也是弯弯的。

至于什么外嫁女不能上桌吃饭、外孙是狗吃了就走的话,表嫂是再也不提了。

虽然还对表侄没有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颇有微词,但至少她不会对着许巧燕母女撒气了。

搅家精忙着干活赚钱,许家的气氛一时间变得和谐友爱起来。

许大舅和大舅妈私下聊起来,都说多亏了贺明珠,要不是她,家里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呢。

只有表哥在嘀咕,这贺家的小表妹做事有些不讲究。

收菜送菜的活儿是许大舅带着许贵生在做,造粉条的活儿是许巧燕带着自家媳妇做这两拨人有活儿干,都能挣着钱。

偏偏就落下了他,没有赚外快的机会。

胖媳妇手里捏着钱,又生了个儿子,腰杆子都硬了起来,再不复之前刚进门时低眉顺眼的小媳妇模样,成天指手画脚的,对他不耐烦极了

表哥不想苦哈哈地光在地里刨食,寻思着,他也要找个挣钱的门道。

怎么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