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气,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秦天南问这些也不是闲问的。

她早就盯上了保丰制药厂,一直在等待时机。

元旦前的中京会议召开之后,国家彻底走上大规模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道路。

很快,国家就会为被戴上“资本家”帽子的原工商业者脱帽。

再往后,很快就会允许私营。

这些具体细节秦天南记不清楚,但她想要私人建厂的话,最少也要到两三年后才可以。

她现在想要打保丰厂的主意,只能是从其他方面,比如说她去当这个亏损的保丰厂的厂长。

但让秦天南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春节前,保丰厂和从前属于秦家产业的两家药材加工厂,竟然都被政府交到了秦天南的手上!

第73章       厂子交给秦天南。    秦天南个人占4……

厂子交给秦天南。

秦天南个人占49%, 国家占51%,秦天南负责厂子的具体日常管理,财务上接受国家监管。

这又变成公私合营了, 甚至比早前的公私合营更离谱!

五六十年代的公私合营, 最初是给私人25%的分红,只是分红,厂子的管理权当然在国家。

私人可以选择继续在厂子上班, 也可以什么都不干, 坐拿分红, 这一点在运动开始后就成了剥削。

当时不乏一些政治敏锐度的人, 不要分红,也不要后来改的股息,而是直接把厂子捐给国家, 自己成为一名工人。这种的基本都能平安躲过运动时期,不被扣上资本家的帽子。

到66年,已经基本全部收归公有, 不存在私营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