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秋霞拉了谈老太和沈南星进屋,屋里已经有栾秋霞娘家的几个嫂子,和侄媳妇赵文书。
栾秋霞喜气洋洋地说:“娘,您福气大,劳烦您给大胜两口子铺床。”
其实床已经由几个嫂子铺好了的,几个嫂子也都是日子过得顺当,儿女双全的。
这会儿说是叫谈老太铺床,也就是拽一下床单,拍拍被子,有这么一回事就行。
栾秋霞还拉沈南星:“小南啊,你福气大功德厚,这压床的红包你来放。”
沈南星一怔:“我这算福气大吗?”
小时候被外公带在身边当秦家继承人培养,在她八岁时,外公被举报出事身亡,母亲也被父亲举报,离婚,还被下放到农场生死不知。
她被送来乡下爷奶家里,寄人篱下,当牛做马,还差点儿就要被嫁给金元宝那样的烂人。
后来谈老太为了救她,才故意说她早前就在跟谈礼处对象,俩人已经私下谈婚论嫁。
这事儿外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栾秋霞绝对清楚明白,压根就没有这回事。
而且她嫁过来的时候,谈礼还是个压根不知道能不能醒过来的植物人。
不管从哪儿来看,她这都跟福气大扯不上关系吧?
栾秋霞却不管,硬把红包塞沈南星手里,叫她放:“你福气当然大,你进门没多久三礼就醒了,这还不算福气大?再者你给咱们乡里乡亲看病,看一个就是一份功德,你这功德还不厚啊?以后还会更厚。你给压红包,是你大哥大嫂的福气。”
边上栾秋霞的娘家大嫂也笑着点头:“可不是么,小南呀,等你考完试,舅妈跟你讨本书,或者是你用过的啥小玩意儿都行,给你外甥周岁的时候抓周。也沾沾你的福气。”
这说的是她家孙子,知青儿媳妇赵文书生的孩子。
沈南星连忙笑着点头:“舅妈你们不嫌弃就好。”
“咋会嫌弃呢,求都求不来。”
另一个舅妈就说,等她家闺女出嫁,时间若是凑得上,想叫沈南星来给梳头。
“梳头就算了,得老人来,我到时候给添箱。”沈南星笑道。
娘家这边的亲戚,在闺女出嫁时都会给送礼物,叫添箱,添点嫁妆的意思。亲戚长辈们会给床单被面、枕巾毛巾,同辈关系好的话甭管是什么给添一样,哪怕是一根头绳一个手帕,或者一碗白面也都成的。
“哎呦那可求之不得,我先替你妹妹谢谢你。”
说说笑笑的,新房里的东西都收拾好,外面的桌椅板凳也都借过来摆好。
院子里糊的临时灶台也弄好,火已经烧起来了。
到了傍晚,基本上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
晚上也要做一大锅饭,试试锅灶,也是为了犒劳今天过来帮忙的众人。
婆婆那边闲下来了,赵文书就把孩子给婆婆带,这才过来找沈南星单独说话。
“你那知识点总结的太好了,还有那么多习题,都是我以前没见过的题目。”
赵文书很是感激。
在省报上刊登出来的文章,除了谈家自家人,也就只有赵文书知道,那个叫南星的作者,就是沈南星!
她家里给寄过来的题目和复习资料,她也给沈南星了,但那点东西,跟沈南星给她的,完全不能比。
尤其是配合知识点思维导图用的复习笔记和母题,她拿到后立刻就连夜手抄一份,寄回家去,家里弟弟妹妹今年也参加高考。
“题目有不懂的吗,晚上你到家里去找我。”沈南星问。
赵文书放下碗,从口袋里拿出来一个小小的笔记本:“这几题不会……”
沈南星一边吃一边看,然后就给赵文书讲思路。
栾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