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沉重的宿命。跟随宿命而来的,往往是不幸;而当人们明知结果而仍旧不屈不挠地与之抗争时,不幸就变成了悲壮。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真正让我们觉察到诸葛亮身上那超越了智慧的伟大。这是一个人用一生来燃烧的命运,目的只有一个,他要逆天。

诸葛亮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此天数也”,可惜他不是贝多芬,无法紧紧扼住天数的咽喉,于是只能在五丈原默默地禳星,拖着老病的残躯面对命运之轮的转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秦岭两侧的人们,或许都能听到丞相那命运之轮转动的沉重隆隆声吧。

【第十一位 正义 赵云】

正义的牌面是一位手持剑与天平的严肃女性,天平辨识善恶,利剑惩恶除奸。这张牌说的其实就是道德和正义的均衡,有一种强烈的进取势头,却有别于战车的冒进。因为正义行事秉持信念,而非个人情感。

赵云是三国时代的另外一种完美。

他武勇不输关羽,却行事谦逊;他智略不下孔明,却武艺高强;他重义轻利,怀忠不移;他方脸净面,白马白袍……想找出对赵云的褒义词,可以说上三天三夜;想找出形容他的贬义词呢?一部《三国演义》翻来翻去,却找不出一星半点。

“赵云有什么缺点?”这问题想必会难倒好多人吧。大家心目中的子龙是一个完美的人,如他手中那柄长枪一般:凌厉、精悍、而且坦坦荡荡,全无矫饰。说来也怪,诸葛亮的完美让人觉得反而不够完美;赵云的完美,却丝毫不透着矫情与做作,一切自然而然,没有人会觉得不妥。

至于正史里的子龙究竟地位如何,那都无所谓了。

【第十二位 倒吊男 姜维】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塔罗牌,它象征的是坚忍与自我牺牲。

姜维的老师是诸葛亮,于是他也同样继承了老师身上那沉重的宿命。

殚精竭虑,惨淡经营,苦苦维持着蜀汉的生存,姜维面临的环境比他老师更为艰苦,但他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命运对姜维是残酷的,我总觉得“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既是说诸葛亮,也是说姜维。

魏延踢翻长命灯,诸葛亮缓缓放下宝剑,长叹一声,说:“此天意也。”几十年后,姜维在成都面对着蜂拥而来的魏兵,同样大叫道:“吾计不成,乃天意也。”两番天意,诉说着这师徒二人的奇妙宿命。

前几天我玩《三国无双四》,打到五丈原一役。魏军势猛,蜀军前锋纷纷溃败。到了中盘,蜀军又遭遇了新的打击,诸葛亮终于抗不住天命,长叹一声撒手人寰。

就在这时,突然一条讯息闪过屏幕,姜维接替诸葛亮出任蜀军总大将。紧接着姜维头像闪出,带着悲伤与决然地说道:丞相,就让我暂且借用您的名义来守护蜀国吧!

恰好我那时奔马路过中央高地附近,远远望见姜维一个人拿着三刃刀奋力搏杀,被潮水般的魏军士兵团团围住,他的背后就是蜀军的大纛。

蜀汉最后的主帅。

那一瞬间我确实是被感动了。

【第十三位 死神 司马懿】

死神意味着终结,是一切事情的结尾,就象《黑客帝国》的那句广告词: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 end。(万事有始必有终,又译:出来混,早晚要还的)。终结并不意味着结束,往往还隐含着新的开始。

三分归晋,尽管司马宣王没等到孙皓来降的一天,但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国终结者,其余司马家的小辈不过拾其余荫,不足为论。

三国既没,晋朝初兴,暗合了死神牌面。不过说实在的,我对晋朝实在没什么好感,这个从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