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奇地看了两眼,就打开了实验记录,认真地阅读起来。
“某年月日。我们的实验终于可以启动了。有新的实验品到来了。导师说这个实验品是完美的,但是我并不相信……换句话说,我甚至不相信这个实验可以成功。
“某年月日。我见到了那个实验品。他有一头纯天然银色的头发,这很少见。我对他心生同情,因为他不知道他即将遭遇什么。导师说他是自愿参加实验的……真的吗?我有点不敢相信……好吧,或许他需要钱,或者其他什么。
“这真不像是一本实验记录,全是我的碎碎念。导师的实验记录好像也是这样。毕竟我们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始实验。
“导师说他的名字是周。周到来之后的几天,一个新的研究员加入了我们组,他的名字也叫周。又过了几天,又有一个叫钟的研究员加入了。我总算是松了口气。如果只是我和导师两个人的话,我真不知道得忙成什么样子。”
看到这里,余泽怔了一下。
之前钟说过,这个实验的研究员一共有四位,钟、周,还有两位研究员这个时候不在昆泰研究所。
所以,这本实验记录,就是那位不在昆泰的研究员记录的?
但是为什么会放在这里?
说起来,这本实验记录,比起严谨的记录,更像是一本私人日记。不过余泽觉得这挺好的,这能让他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余泽有些不解,但是他旋即又继续看下去。
“某年月日。我们开始了实验。意外的是,一开始周抱歉,实验品的适应性的确很好。我开始相信导师的说法了。但是我仍旧感到一种不适,特别是当实验品睁开眼睛,却展露出截然不同的样子的时候……
“我跟导师说,我们一定是在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
“而导师说,你说错了。科学从来都不是十恶不赦。我们研究一个东西,是因为他就在那里。我们研究大脑,是因为大脑就在人类的颅腔。
“……我不敢苟同,但是我也无法反抗。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兵不血刃的罪恶。
“某年月日。第二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的人格在实验品的脑子里挺好的,甚至一度比他原始的人格还要更常出现一些。不过我们并不知道,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适应性一类的问题。我们的实验简单粗暴。
“我一度觉得导师真是一位天才。但是有时候我也觉得作呕。我无法理解他那些天才般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正如同我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因为实验的成功而感到高兴。
“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高兴于人类的性情、人格,可以由人类自己来塑造了?
“……难以理解。但是周我是说那位研究员,以及那个钟,似乎和导师非常聊得来。真是奇怪,我以前从来没有在研究所里见过这两个人,但是他们一来就直接进入了我们的团队……奇怪。
“不管怎么说,第二次实验也依旧成功了。我们还可以成功让实验品的初始人格、第一个人格和第二个人格依次出现。不得不说,这实在是太神奇了。我以前是没有想过,人格是可以这样被随意摆弄的……让我对科学突然产生了一种畏惧感。
“……或许和那个机器也有一些关系吧。”
看到这里,余泽突然停顿了一下。
他想,什么机器?
是说他们使用的实验器材吗?余泽也一直十分好奇,这种添加人格与记忆、转换人格的办法究竟是什么,他在那个白色的检验室里遇到的那些光线,又是什么原理。
这些好奇也可以说是余泽自己心中对于科学研究的求知欲吧。
……不过说实话,他总觉得这个实验就挺伪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