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乙道:“娘,我看小婶儿脾气挺好的,有事没事都向你请教呢!”

玉兰笑道:“你还小,看人只能看个表面,你小婶儿那人心眼不坏,属于那种外柔内刚的人,如今她和你小叔没有分家出来,说话做事都要顾着你祖父祖母的面子,但是要触碰到她的底线,你小婶厉害起来也不输谁!”

又道:“你今天跟她说的话也不是没道理,她折腾的一家不安宁,报应的还是自家人,你小叔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拖到二十几岁才成家,背后都被人说的不成样子!你不说还好,一说还提醒我了,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闹得一家人名声不好,将来受影响的是你们这些小辈。”

“娘,咱们不是分家出来了吗?”

“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没影响不可能,你今天这事情做的对,以后她再闹腾,你就拿小庚去压她,她不是最疼孙子了吗?我就看她是真疼还是假疼!”

陆小乙点头,很快把陆婆子惹的不开心抛到脑后,跟玉兰说起早上进城卖馒头的事来,说她忘了自己扮的男装,不停夸赞一个妇人漂亮,说她脚冻麻了,陆忠给她买了一碗特别好吃的米油茶,说她怎么怎么吆喝,怎么怎么招揽顾客……

玉兰听得笑眯眯,“难怪那些小摊小贩走街串巷顶风冒日的售卖东西,能赚到钱谁都不怕吃苦。就拿咱们今天卖馒头来说吧,真要是摆几升面去卖也就换回几十文钱,做成馒头去卖就会多出几十文钱来,再放些糖馅儿又多出几十文钱,原本只能卖几十文的麦面,捣腾两下就成了上百文钱。”

陆小乙听玉兰的话其实就是一个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问题,最初的麦面产品通过智力劳动(想到添加刺玫花和红糖)、人工加工(玉兰发面、揉面、揪面剂子)、设备加工(梅花模具和蒸笼)、流通营销(陆忠的驴车运输和陆小乙撕心裂肺的吆喝)等等创造出超过麦面价值的增加值,所以,卖出来的钱就比单卖麦面多。

当然,陆小乙想归想,却不能跟玉兰大谈特谈产品附加值的问题,只是装着恍然大悟,“娘,你说的这些我咋没有想到呢?”

玉兰横了她一眼,得意道:“你才吃几年饭?跟你娘比差远了!往后多跟娘学学,这过日子的学问多着呢!有些事不看清楚里面的道道,撞得头破血流也是常事!”

陆小乙点头表示虚心受教。

☆、第52章

第二天一早,玉兰和陆小乙把剩下的刺玫花全部做成了糖馅儿,蒸了两大篮子粗面馒头,一大篮子细面馒头,让陆忠驮着进城卖去。

今天比昨天更冷,道路两旁的衰草上覆着一层厚厚的白霜,萧索的树枝生硬的伫立着,仿佛冻僵似得纹丝不动,天空中早已没有飞翔的鸟儿,但天依然湛蓝,云依然洁白,东升的太阳看起来明晃晃的,却没什么温度。

驴车行驶中带起阵阵寒风,从衣领袖口灌进棉袄里,瞬间带走全身积攒的零星温度,冷得让人牙齿不住的轻磕,尽管带着厚厚的棉手套,陆小乙仍然感到手指尖冻得生疼,她不停的对戳着指头,活动起来感觉好多了。

今天真冷啊,冷到骨子里的冷。

陆小乙把风帽往下压了压,尽量让帽子周围的长帘遮住她的小脸和脖颈,再把袖口收紧塞到手套里,不让丝丝寒风有机可趁,然后缩手缩脚尽量让自己蜷成球状,露出两只眼睛证明自己是个活物。

看着坐在车头的陆忠,仿佛不怕冷似得,棉帽被推高到发际线,手套被绳子吊着搭在肩上,空着手甩鞭,吆喝起来嘴边白气袅袅。

再看看道路两旁等车的零星路人,也是一副习惯严寒的硬朗身板儿,尽管脸颊鼻翼冻得通红,却丝毫没显露出缩脚缩手的萎靡模样。

陆忠笑着招呼路人上车,待人上车坐稳,便聊起了天气。

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