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1 / 3)

玉兰说:“粮子习惯单打独斗,讲究配合肯定不行,算了算了,就这样吧,在近处林子猎点兔子野鸡就好。”

几人便不再多说这个话题。

陆小乙道:“娘,丙榆的亲事筹备的咋样了?”

“差不多了吧,你祖父、你爹和你小叔都在帮忙筹备。”

陆婆子瘪嘴:“大房一屋书呆子,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从最开始的翻修院子、到甲薇出嫁、到办流水席,再到如今丙榆成亲,那样大事不是咱二房的人来帮忙筹备,说出去都好笑!”

玉兰道:“娘,堂哥不是也在跟着学吗?”

“别提他了,一屋人就数他最呆!”陆婆子抱怨道:“不知变通,以为啥事都跟书本上写的那样!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个道理都不懂,难怪多年都考不中秀才!”

陆小乙听到一些不寻常的苗头,凑到小丁耳边,小声道:“祖母这是怎么了?”

“被堂叔气的。”小丁假借跟小乙去外面捞饼子,实则跟小乙细说缘由。

原来是陆思今天早上过来找陆寿增,说最近购买的东西跟账目对不上,不是银钱少了,而是东西多了,询问陆寿增是不是私下里垫钱了,他要把银钱填补上。

陆寿增解释说有些东西买的量大,便让店家赠送了一些,陆思就问店家为什么要送,是不是东西不好,抑或是重量不够。陆寿增当场就带陆思去称重核对,又耐心给陆思解释一些购货常识,说店家会通过赠送东西达到拉拢客人的目的,客人也会因为多得东西而对店家产生好感,如此一来,客人下次还会来此店购货。

陆思想了想,恍然大悟,感谢陆寿增赐教。原本是很正常的小常识,对他一个常年闭门苦读不问世事的书生来说,真是闻所未闻,难怪陆婆子要骂他是书呆子。

陆小乙笑着说:“堂叔也挺可爱的,虽然饱读诗书,却是不懂生活常识的呆子。”

小丁道:“是呢,不过堂叔虽呆,但心不坏,他生怕祖父自己垫钱,非要来问个清楚。”

“嗯,若是让伯祖母和堂婶知道,肯定会把多出来的银钱昧到私窝子里。”

陆小乙猜的没错,陆大婆子知道此事后背地里痛心疾首的说陆思是傻子,并试着传授他一些灵活的手腕。陆思媳妇更是大吹枕头风,想让夫君学着攒私窝子。还好陆思生活常识虽少,但三观是正的。万事皆以圣人教导为宗旨,不仅对陆大婆子失了望,还狠狠的训斥了自家媳妇,越发对她冷了心。

到丙榆成亲这天,陆小乙和余粮收拾一新,提上贺礼下山来,如今她有自己的小家了。人情世故都要以小家为单位。积极的走动起来。先跟娘家人汇合,然后一同去大房。

祁山是个爱热闹且懂人情世故的,不仅送上丰厚的贺礼。还友情提供骏马当新郎官的坐骑。

陆小乙见丙榆穿着大红的喜袍,戴红色的秀才帽,挂红绸戴红花,脸上挂着淡淡的笑。陆小乙很少见丙榆开怀大笑。一直都是嘴角微翘淡淡的笑,如今骑在高头大马上。本是春风得意的大喜日子,依然还是那副淡笑模样。

换作其他新郎官,若是这样淡笑,定会被村民挑刺。造谣成不乐意什么的。但丙榆不一样,他是有学识的秀才,秀才挂着淡笑。便是文雅的、符合秀才身份的笑容,村民们纷纷称赞丙榆好风度。

陆小乙却猜不出风度翩翩的丙榆内心的真实想法。毕竟,丙榆肩头所负跟她不一样,她头上有爹娘撑着,爹娘头上有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撑着,爹娘身边还有叔叔婶婶舅舅舅母撑着。而丙榆呢,只有个年事已高的陆老太苦苦撑着,目前看来,大房跟二房的关系熟络了,陆福增和陆思在慢慢着陆了,而陆大婆子和陆思媳妇继续当猪头队友,不扯后腿就谢天谢地了。

两相比较,陆小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