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2)

这么说,放一月硬得跟砖头似得,人还怎么吃?”

陆小乙耐性解释:“用水泡一泡就软了,而且我这饼做的不厚,掰一小块放嘴里慢慢嚼着,你会发觉越嚼越香。”

中年男人倒是认同越嚼越香的话,瞅着两叠烤饼,道:“怎么卖?”

“都是细麦面做的,原味的五文一个,芝麻的六文一个。”

中年男人道:“一个饼顶两馒头了!”

“馒头能放一月吗?”陆小乙反问。

中年男子看了陆小乙一眼,道:“小小年纪,挺能说的。”然后,看向一旁的陆忠,“这是你儿子吗?”见陆忠笑着点头,中年男子接着道:“儿子不错。”

陆忠笑的更开心了。

中年男子道:“实话告诉你吧,我已经买齐干粮了,不过听你这饼能放一月,我又来了兴趣,索性再买上一些,我就看它能放多久?”

陆小乙提醒他:“叔,我这都是好饼子,你可别故意把烤饼往水里扔啊!”

中年男人哈哈大笑,“真要是有这么好的干粮,我才舍不得糟践它!好了,给我每样来十个,好不好等我回来了再说!”

古代没有塑料袋一说,中年男人只好把一沓烤饼抱怀里,陆小乙也帮忙搬几个,到了商队,一个帮工模样的人拿来一个布袋,陆小乙帮着把二十个饼装好,收下中年男人给的钱,仔细数一遍,正好一百一十文,笑眯眯的带回来交给陆忠。

开张生意不错,陆忠和陆小乙越来越有信心,继续吆喝。

陆陆续续有商人前来询问,陆小乙和陆忠都耐性的给他们讲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商人们都会买上十来个。

一百个烤饼根本不够卖,陆忠有些后悔没让玉兰多做些,“走,咱们赶紧回家,赶时间多做些,明天继续来卖。”

陆小乙点头,跳上驴车哼着歌,跟他爹回了下溪村。

一家人要说最高兴的,当属玉兰,想到自己做的烤饼好卖,顿时来了精神,洗手和面做的特起劲儿,小乙和小丁也来帮。

小庚守在坑口等着烤饼出炉,也不管卖不卖钱,必须先吃上一个才安心。

第二天,烤饼很快卖完,陆忠看时辰尚早,带着陆小乙顺道去了趟牲口市场。

帮忙买牛犊子的中人给他带信,说是寻摸到一头健壮的好牛犊,让他抽空去看看。

这个中人是很靠谱的,常年依附于牲口市场做中介,见到陆忠笑眯眯的把他引到一个栏舍旁,指着一头黄毛小牛犊道:“这头咋样?我特意给你挑的。”说完,把栏舍门打开,招呼陆忠跟进去。

陆小乙在外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