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来说,他是不会和女儿讲这么多话的。
可王再三叮嘱,叫他看顾好这个女儿。
“千万不能让她一个人呆着。”
王身边的管事太监给他的忠告,这就相当于王在告诫他,要是她有什么三长两短,怕是要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他也没想明白,他家教严格,女儿是没出过闺阁的,往日里都不曾和什么别人家的小姐往来,怎么会认识那外族的二殿下。
这,实在是有损名节。
可这和亲,却是规格极高。
根本不是纳妾,而是娶妻,东海龙族二殿下的正妻。
那可是未来的东海龙王。
嫁给敖家那位,才是真正的母仪天下。
明里暗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嫉妒揣测,偏偏银牙咬碎,也是半点羡慕不来的。
族里的适婚女孩都削尖了脑袋想做陪嫁滕妾。
万一正妻死了,续弦往往是母族陪嫁的滕妾里抬一个。
再说就算那小贱人不死,能嫁进东海龙宫,得那位二殿下几分恩宠,岂不是光宗耀祖,不知有多少好处!
可人家说了,不要任何陪嫁滕妾。
那些贵女,也不能真去做陪嫁婢女吧还真有做的。
但这名分和荣宠,还是给足了丞相家面子。
盛宠之下,再没人在意,那丞相家的小姐,是如何勾搭上了东海龙族二殿下。
作者有话说:
陪嫁婢女要多少都行,陪嫁的滕妾,老子一个都不要。
就只要媳妇一个。
0005 她要学会跪着,吞咽男根
肥遗族的王,亲自送亲,把贵女的花轿送上了路。
十六抬大轿,红妆从浑夕山铺到东海,几千几万里的铺张,九州没有人不知道。
肥遗族从此攀上了东海的关系,从一个荒漠小国成了东海二殿下正室王妃的母族,显赫一方。
一路舟车劳顿,肥遗族的贵女哭得泪眼盈盈,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那位二殿下看上的。
圣旨下到家里的时候,母亲抱着她哭了许久。
父亲没忍心告诉她,母亲没忍心瞒着,他们派人偷偷打听过了,这位二殿下脾气很差,是东海出了名的刺头。
他很能打,母亲说王也不敢拒绝他,还劝她不要想不开自尽。
名节有损,她是不想活了。
可和亲是大事,父亲说家国天下,能和亲,是公主才有的福气。
她不想要这福气。
进了宫,母亲还能时时探望。
碰上王恩浩荡,还能归宁省亲。
嫁去东海,千里迢迢,同死了有什么分别。
她咬着手绢哭,母亲说她虽然是远嫁,总归是个嫡妻,是有名有份的王妃。
虽然那位二殿下后宫美人很多,她有位份在,应该不会受太多委屈。
她知道母亲不过是宽慰她的。
母亲也是嫡妻正室,父亲还不是有很多妾室。
那些姨娘,平日里也未见得多把母亲放在眼里。
母亲独守空房,受的那些委屈,她都知道的。
就连这回王发了圣旨送她出去和亲,那些姨娘暗地里也是高兴的。
当初能让她与王结亲,便只因为她是嫡女,为着弟弟的仕途前程,她已经做好了入宫的打算。如今她要被指出去和亲,弟弟一个人在族里,不知道要受怎样的磋磨。那些姨娘已经虎视眈眈盯着了,只等她出嫁,便要选偏房的庶女送进王的后宫,就算做不得王后,那些庶女姐妹做了宠妃,她母亲和弟弟还有活路吗。
恐怕宰相之位,也要被她们谋去了。
敖乙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