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要我将你交给楼云春审问才管用?”
吹哨人沉默片刻后,识时务地道:“雀主有两位,一位是柳辞灵,一位是韦元魁。”
赵秀暗道:还真是他俩。
突厥人听那吹哨人确认了赵秀的身份,信了一半,可中原人向来狡猾,且分属两国,他依旧放不下戒心。
赵秀目光转向他,挑眉道:“还不信?”
眼下保命要紧,他点头道:“我信。”
“那你说说看,你为何会在伏羌被追杀?”
看来这茬是绕不过了。
突厥人半说半掩,“伏羌县令本已答应,替我们连通吐蕃,却在得到消息,说他在京中好友因帮士族而入狱,被关进了大理寺后反悔。又听说大理寺的人来了西北,怕查到他身上,扯出他与我们来往之事,所以才想将我灭口。”
赵秀面无表情地想,伏羌县令那位京中好友,该不会是他那倒霉老师吧?
这么说来,这位伏羌县令,怕与那江家也多少有些牵连。
听闻早先有江家旧部为江家求情,而被贬出京,难道就是此人?
这可真是荠菜籽落在针眼里巧了不是?
随即赵秀又觉得不对,逼问道:“你是突厥人,他怕你走漏什么消息?难道楼云春还能查到你头上?”
突厥人沉默不语。
赵秀一挤眼角,带着一丝探究问道:“被你们收买的,除了伏羌县令,还有哪些人?”
突厥人心头不禁大骂,中原人果然狡猾,眼前这个中原人最狡猾!
第189章 一百八十九斩·西北来信
当兵部派人送来信时,楼家只有胥姜、管家和一群仆从,胥姜只好出面代楼敬受领。
送走信使后,她心头的狂喜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地抚着信封,“是他的信,他终于传信回来了。”
茵茵绕着她又笑又叫,“少爷来信了,少爷来信了!”
既传信回来,便说明他是平安的,胥姜自他走后便挂着的心,终于落地。
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信有两封,一封是给父母的,一封是给胥姜的。
胥姜看天色尚早,忙差两名小厮快马送至城外道观,交给楼敬和楼夫人。
夫妇二人盼儿子的家书也盼了多时了。
安排妥当后,胥姜喜滋滋地拿着信,欲避着人寻个静处,自个慢慢品读。
管家却又急匆匆追上来,告道:“胥娘子,宫里来人了,说是陛下有赏赐,老爷和夫人都不在,还请你去帮忙代领。”
“我?我可以吗?”胥姜一惊,慌道:“会不会不符合规矩?”
“这……眼下家里又没人,总不好让我们下人领受谢恩吧。”管家也为难,却又很快拿定主意,劝道:“老爷夫人外出前曾交代,家里若有事需要拿主意便来请你,眼下传信的上使已前往正厅,娘子快去吧,莫要将人怠慢了。”
“那好吧。”胥姜无法,只得硬着头皮,跟着管家过去了。
管家边走边安慰道:“娘子莫要担心,上次陛下不是还赏了你一套文房四宝?您也是在陛下跟前露了脸的,又是咱们府上未来的少夫人,完全有资格代老爷夫人领赏。”
胥姜被说得面热心臊,脚步却沉稳下来,心头也安定不少。
管家又与她讲了些领赏谢恩的规矩,胥姜也都一一记明白了。
两人来到前厅,胥姜整了整衣衫,与管家一同进屋。
来送东西的上使仍是上次圣人赏赐文房四宝那位,虽年轻,却十分和气,一见来领赏的是胥姜,便笑道:“方才听闻楼大人与夫人皆不在家中,那便请胥娘子代其听谕领赏吧,也省得奴婢再去郊外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