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你自己绣的?”

“嗯,没事就绣来排遣排遣。”

“手真巧。”胥姜看着香囊上活灵活现的蝴蝶,忍不住夸赞。

茵茵歪了歪头,问道:“胥姐姐不做几个么?”

“我可没这手艺。”都说看女子贤不贤良,要看绣活儿,照这么比起来,她可不算什么良人。

茵茵拿香囊挡着脸小声问:“姐姐不做来送给少爷么?”

“啊?”胥姜也不通绣工,即便缝出来也拿不出手,所以从未往这上头想过。“还是不了,佩出去有损你家少爷威严。”

茵茵嗤嗤发笑,退而求其次地道:“那姐姐可以亲自给他装一个。”

胥姜点头,“这我做得来。”

想着楼云春素日喜好,胥姜装了一味杜衡、一味佩兰,二者香味都不沉重,清新怡人。

“给。”茵茵将针线递给她,让她缝口。

胥姜皱眉摆弄半晌,勉强压平针脚,随后拿起茵茵给自己缝的一相比较,便觉得有些惨不忍睹。

茵茵夸奖道:“缝得真好。”

一个敢夸,一个不敢领。胥姜露出心虚的笑容。

正在此时,外头传来陆稹的喊声,“胥姐姐,端午安康。”

紧接着一道小小的身影,提着个竹篮,迈着短腿费劲地跨过门槛。

“一个人来的?”胥姜扬起笑容,起身去接。

曹叔和许三跟着进屋,先道安康,一见胥姜额头青紫,皆大吃一惊。

曹叔忙问:“这是怎么弄的?伤这般重?”

胥姜言简意赅地将来龙去脉告知,随后摸着额头道:“已无大碍,就是看着吓人。”

大过节的,许三不好骂人,只憋着气道:“待抓住人,俺定要赏他两拳!”

胥姜劝慰了两句,笑呵呵地请三人坐,随后去拿艾酒,摆糕点。

陆稹挨着胥姜坐,他伸手去摸胥姜额头的伤,皱巴着小脸问道:“痛不痛?”

“不痛了。”胥姜拉下他的手,塞了一个玉露团给他吃。

见他斯斯文文啃了起来,才转向许三问道:“嫂子可还好?”

说起王蝉,许三脸上洋溢起安乐的笑容,“好着呢,能吃能睡,就是身子重了不好动,不然都跟俺一起来了。”

“我煮了粽子,过会儿给她带些回去。”

“好。”

“曹叔也带些回去,让婶婶也尝一尝我做的粽子。”

“每年端午,粽子总是吃不完,吃了自家的,还要吃别家的。”曹叔和许三也带了粽子过来。

正说着,千金堂的附子提着益智粽上门了。

并替陈大夫嘱咐胥姜,“师父让你多吃点。”

益智粽里放了益智仁,味辛而香,有益脾胃,调理元气。

胥姜谢过后,包了些点心给他,让他带回去当回礼。

送走附子,陆续又有人送来节礼。

胡煦得知胥姜受伤,早先来看望过,今日来见她额头消肿了也放松不少,笑着给她祝节。

“东家,端午安康。”

“你也安康。”胥姜忙请他坐。

他正好坐许三身旁。

“竹春兄弟,可好久不见你了。”许三说完,拍了拍嘴,笑道:“应当称呼胡大人了。”

胡煦忙笑道:“三哥照旧叫我竹春就是,莫要生分了。”

许三拍了拍他的肩,敬了他一杯酒,他邀曹叔一起喝。

倒是更通达了。

胥姜还能记起在夜市上第一次见他的模样。

她问道:“青槐乡陆夫子那儿可去见过了?”

“去拜会过了。”胡煦敬佩道:“陆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