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

这是时令小食,一年就这么几天能得吃,且今日见了贤人,也当满口清香。

柴火熊熊,蒸气弥漫。

胥姜不紧不慢地将槐米自淡盐水中捞出、沥干,随后撒上面粉,抓拌均匀,待每一颗槐米都裹上面粉后,将其抓撒进铺了纱布的竹屉中。锅中已上气,蒸一盏茶的功夫即可。

随后她从楼云春手里接过白胖的蒜瓣,放进石臼加上一勺茶水捣碎倒出,再以少许酱油、醋调汁备用。

她一边做活儿一边同楼云春讲起今日见闻。

她讲得绘声绘色,楼云春看得入迷、听得入迷,不时柔声回应几句,又或是与她对视一笑,各自安然。

胥姜揭开竹屉,捏着纱布四角将槐米饭拎出来,随后倒进木盆中用筷子飞快抖散,待其散气后再加料汁搅拌均匀即可。

“来,尝一尝。”她夹起一块,以手托着送到楼云春嘴边。

楼云春张嘴吞下,麦香与花香顷刻浸入肺腑,他点头道:“好吃。”

胥姜也夹起一口尝了尝,满足地眯起眼,随后对楼云春说道:“再做个槐花蛋,咱们就摆饭。”

槐米鲜嫩,不用焯水,将其洗净后,打入几枚鸡蛋,加少许盐调味,再热锅起油,摊成蛋饼,煎至两面金黄,一道槐花煎蛋便热腾腾地出锅了。

这顿饭吃得简素,一盏灯,两个人,三四只碗碟,却吃得又美又甜。

隔天,胥姜找出两本农事书拿去给汪掌柜,汪掌柜连连称好,说下次去乡里,便将书上这些法子传授乡民。其实乡民们也并非不懂如何种田沤肥,只是不懂因地制宜,改造田地,收成自然惨淡。有了农事书,便可多尝试不同的法子,总有一种法子是适合自家田地的。

送完书,胥姜回肆列采买清单,准备品书宴要用的东西。明日谷雨,她要去赴竹溪雅集,今日得将东西采买齐全。

品书宴,既为品书,那便不能喧宾夺主,吃食不用太多,以糕点小食为主。因接谷雨而开宴,也应避忌荤腥,以草木素食为佳,槐花、桑叶、艾草、牡丹……皆应时应季,用来做点心小食再好不过了。

她列出食单和食材,确定无遗漏后,便交代梁墨守肆,自己牵驴往西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