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温和不少,忙递上前将书接过,嘴里谢道:“早前听计先生说起过你,这么远的路,劳动胥掌柜亲自送来,真是辛苦了。”
“不碍事,平日里在城里闷得慌,就当出来透透气。”胥姜说完,见门后伸出来一排小脑袋,便朝他们笑了笑。
农妇见自家儿子领着学生们趴在门边偷窥,忙瞪了他一眼。
王夫子察觉异样回头,学生们立即齐刷刷地将头都缩了回去。
他面露无奈,索性唤道:“都出来吧。”
闻言,学生们一窝蜂的跑出来了。约莫二十来个孩童,小的六七岁,大的看着也就十二三。他们好奇的打量胥姜,随后在王夫子的指挥下站成两排。
王夫子将手中的书本发给他们,说道:“你们手中的这本书,是计善先生、邓阅川先生和这位胥掌柜赠送的,还不快行礼道谢。”
孩童们小心地捧着书,恭敬地朝胥姜行鞠礼,随后乱七八糟地谢成一片。
王夫子咳嗽两声,赶紧叫停,然后亲自教了一遍。
这下声音总算齐整了,“多谢计先生、邓先生、胥掌柜赠书。”
“不客气。”胥姜忍笑道:“往后好好读书,莫要辜负王夫子和先生们的期望便是。”
应好的声音又乱成一团。
王夫子赶紧将他们又追回学堂,随后对胥姜说道:“这一路来想必胥掌柜也劳累,不如留下吃盏茶,歇歇脚。”
胥姜笑拒道:“先生好意晚辈心领了,只是过会儿还要去龙泉乡和青槐乡送书,不好耽搁。”
一听她还要去别处,王先生不好再挽留,便将她送至门口,目送她离开后,才折身回去管那群闹翻天的猴崽子。
胥姜与农妇下坡,一路上农妇嘴里不住的道谢,直将胥姜说得不好意思。随后又要拉胥姜与汪掌柜去她家里吃饭,两人好说歹说,才推脱掉了。
告别妇人,胥姜与汪掌柜绕着王家村巡田,问了田里庄稼长势,种了哪些作物,又借了种粮给几户人家。
办完事后,两人正要离开,却被农妇领来的乡民们拦住,硬生生地塞了不少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