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云春拿着两个坛子回自己院里,吩咐小厨房煮来一碗面,然后挖了两大勺菇油浇上去。面香、松蘑香瞬间激发出来,将人勾得食指大动。
他迫不及待的夹起一筷吃下去,竟没什么感觉,反倒越发饥渴,又接连夹了几筷,没多会儿,一碗面很快就见底了。吃完觉得意犹未尽,又让小厨房煮来一碗,细嚼慢咽之下,才品出其中真味儿。
吃着面,又想起还有坛酒。
他先喝了一口,也是觉得没滋没味,又连着喝了几口,不尽兴,最后索性就着坛子,将酒喝了个精光。
“松蘑油的确不错,酒却甚为寡淡。”
楼云春吃饱喝足,起身欲叫人来收碗,却不想脚下一漂浮,整个人重重往地上扑去。
他躺在地上,盯着不停旋转的屋顶,半晌后,猛地翻身,趴在地上惊天动地地吐了起来。
又是一场秋雨,胥姜盯着天发愁,最后还是一咬牙,带上一坛秋梨膏,打伞骑驴,去泰康坊找曹叔。
落雨天曹叔没有上工,便在家中做木活,一见胥姜进门,立马笑着起身相迎。
“东家来啦。”
“过来看看。”
胥姜抱着秋梨膏进堂屋,见到庄氏正在缝衣,便笑着叫了声,“嫂子好。”
庄氏见她也欢喜,赶紧招呼她过去坐,随后又朝里间招呼曹大娘。
“娘,东家来了。”
曹大娘人未至,声先道:“哎呀,真是稀客。”
“婶婶好。”胥姜应了声,把秋梨膏交给庄氏。
庄氏道:“这怎么好?”
胥姜笑道:“自己熬的秋梨膏,拿来给你们尝尝,嫂嫂可别客气见外。”
庄氏只好接过,连声道谢。
“哎呀,怎这么凉?”曹大娘拉过胥姜的手,摸着一片冰凉,忙去给她倒了碗热腾腾的泡米子。
这泡米子是拿炒过的江米,加酒糟、红枣、枸杞、红糖,以沸水冲泡。一碗下去,热气由肺腑发散,整个人都暖和了。
胥姜喝着泡米子,对曹大娘问道:“陆稹如何了?”
曹大娘答:“虽说依旧不敢挪动,可瞧着比刚来的时候好了不少,人也胖了些。”
“我去看他。”胥姜两口将剩下的泡米子喝完,在曹大娘和庄氏的陪同下,去看望陆稹。
一进陆稹房内,见曹大力也在,一大一小正在读书。
胥姜问:“读的什么书?”
曹大力抓了抓耳朵,扭捏半天才道:“说出来怕是要让东家笑话,我不识得字。”
陆稹道:“是千字文,大力叔给我买的。”
“你认得多少?”
“能认半数。”
也很多了,胥姜走到床前打量他,“气色果然好了不少。”又在他脸上捏了一把,“是胖了。”
陆稹有些脸红,小声反驳道:“我……不胖。”
胥姜又掀开被子看了看他的腿,依然用夹板固定着,却没有异味,想必是日日都有擦洗,看来曹家人将他照顾得很好。
陆稹忙扯过被子不让她看了,胥姜好笑地看着他,“才几岁,就知道害臊了?”
“非礼勿视!”
“看个腿就非礼了?小小年纪还挺古板。”
陆稹小脸涨的通红,缩进被子里不说话了,胥姜也不逗他了,正色道:“等你大好,想来也应该也是年后了,届时正好赶上春学,你想不想去?”
他双眼一亮,雀跃道:“我可以去?”
“为何不可以?你这个年纪,不读书要做甚?”
陆稹为难的看了眼曹大力,曹大力忙道:“当然要去!稹儿放心,咱们都支持你去读书。”
“还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