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坊门,便见曾追骑着驴,迎面而来。他也远远就瞧见了二人,不住的挥手招呼,引得街边铲雪的人纷纷注目。

“胥娘子,楼兄,几日不见,可还安好?”

胥姜笑道:“好着呢。”又问:“你这是去哪儿啊?”

“我去找竹春,本想顺道绕来你书肆坐坐,却不想在这儿碰着了。”他见胥姜今日套了车,又是往西市方向走,便问:“你们这是去赶集?”

“嗯,趁天晴,去采买些粮食好猫冬。”

“哦,既然你们要出去,那我便不去书肆了,直接去袁先生府上找竹春。”

胥姜眨了眨眼,笑道:“小锄头在守肆,今日还难得下厨做了朝食,说不得你去正赶上。”

“是嘛?”曾追来了兴致,“可巧出门急,还没来得及吃早饭,正好去讨杯茶吃,顺道尝尝她的手艺。”

说着一扯驴,便风风火火地往书肆去了,“二位,回见。”

胥姜捂嘴直笑。

“你呀。”楼云春叹气,朝曾追投去一个同情的目光。

“走吧,想必今日西市也很热闹。”

“嗯。”

两人一驴,踏着满地莹光,往那人世热闹处去。

第63章 六十三斩,市井融情

赵章见到胥姜与一名陌生男子携行而来,微微怔愣,随后笑迎上去自楼云春手里接过缰绳。

胥姜落落大方地介绍,“赵兄弟,这位是楼云春。”随后又对楼云春道:“这位是这马厩的管事,赵章。”

二人见礼后,赵章将驴前去饮水喂料。

那驴是个有眼色的,在楼云春手里乖顺听话,一到赵章手上便卖痴,只往一堆草料奔去。

赵章一边喂驴,一边暗暗打量楼云春,心头有些不是滋味,随后却又觉得胥娘子这般人物,也合该配这般才貌的郎君。

给驴补给后,楼云春付了钱,驱车载着胥姜往坊市上去。

赵章毫不客气的收了,一文钱没少。

胥姜坐在驴车上,万分悠闲,今日有楼云春作陪替她引驴,她也能打个空手,逛个痛快了。

米粮是不必买的,由汪掌柜专供,肆中酒与香都已销尽,得填补些。还得买些耐储存的蔬果和鱼、肉、禽类,山货也可备些,马上冬至,届时提着去林夫子家炖汤。五味也得添点,酱更少不了,酱,‘将’也,无它领军,再鲜美的食材,也会显得寡淡。

除吃食外,纸、墨,还有刻刀也得添置,虽说入冬以来买卖清淡,肆中还有存货,可她过后要修补县志和一些别的古籍、画卷,光肆里那些怕是不够的。

且她还打算趁修注这套县志之时,顺道将她师父留下的典籍,也一起清理修复了。

那些典籍随她到京城,未曾上架,因为她舍不得。可再舍不得,若不将他的书传扬出去,那便是辜负他日夜苦著之心血。

马上便是冬至,冬至过后万物萌始,她带来的这颗种子,也该播种了。

细数下来,要买的东西这般繁杂,今日这车怕是也不够装的。

“哎,在这儿停一停。”胥姜盘算完回神,差点错过豆腐摊儿,赶紧叫住楼云春。

那卖豆腐的娘子见一个俊哥儿引着驴车过来,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眼神一扫到驴车上笑眯眯的小娘子,顿时‘哎哟’了两声,扑了过去。

“小妹,可想死我了。”说着便过来掐她的腰,然后在她耳边悄悄问:“这位可是你的相好?生得真俊。”

问完见胥姜面泛桃花,心头顿时了然,随后冲她暧昧一笑,问道:“今日喝豆浆么?”

胥姜见楼云春正盯着自己,便知道这个尖耳朵定是听见两人悄悄话了,眼底顿时带着几丝羞意。她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