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知道,对于大部分没坐过电梯,已经习惯了走楼梯的龙国人来说,二楼是通往上面每一个楼层的必经之路,无论是来看中医还是西医的,都会从这个展示中医药历史文化的“窗口”前经过,哪怕是不感兴趣的人,也会驻足片刻。
而这片刻的工夫,就是中医的窗口。翠果似乎知道舒今越想打什么牌了,她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宣传中医的机会。
她就像一名优秀积极的销售员,总能见缝插针的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大家看见她的“产品”有多好。
三人来到三楼,这里是舒今越的王牌科室中医科。
中医科的诊室很多,占据了整整一层楼,能容纳至少二三十名医生同时看病。今越打算广招贤能,网罗人才,只有好医生才能吸引来患者,光靠她和齐佩兰赵婉秋远远不够,她甚至都做好了前期至少三年内亏本养人的准备。
胡荣胜看着这么多标准化诊室,忍不住咋舌。“这么多……你是打算把全省的好中医都撬过来吗?”
今越笑笑,医生的事她还没来得及琢磨,月子里家人不许她出门,等孩子再大些,她就要天天往外跑了。
“对了今越,你如果想请中医的话,我倒是有几个人选。”
今越眼睛一亮,要说她目前最发愁的,肯定非“人”莫属!钱花了,家底掏空了,房子盖了,设备也陆续在采购了,但人却是最难招的。
现在绝大部分人还是信奉大锅饭,公立医院是首选,她这样一所尚未开业,没什么知名度,效益不明确的私立医院,很多人都望而却步。
招不到合适的人也就罢了,她还怕招到齐景天那样的“中医”,那就不是中医的传承人,而是掘墓人了!
“以前大小姐家除了生药铺,还有几家医馆,那些医馆里的老人,我都还有印象,可以请他们过来试试。”
这就涉及到有没有执业资质的问题了,像齐佩兰当初就没有,今越已经知道怎么办了。
“咦……中医科怎么会有两层?”翠果走着走着,忽然发现都到四楼了还是中医科。
“三楼是普通中医门诊,四楼我打算设置成中医专家门诊,允许每个专家每天有十个特需号的名额,嗯……这主要体现在挂号费上。”她有点不太好意思,这还是二哥提的。
二哥说了,医疗的成本应该增加在对诊疗技术的肯定上,而不是药价和检查费住院费,因为这些放之四海皆准的东西,是体现不出她舒今越的技术可贵的。
她就应该让人知道,好的中医,是一种稀缺资源。
“你的普通专家门诊,打算收多少挂号费?”翠果好奇地问。
“三块。”以前是一块,后来齐景天能收两块,她有点心动,这次徐端去卫生厅给她办许可的时候,顺带也跟市场局打过申请,就给提升到了三块。
翠果有点诧异,三块,不少啊!
要知道这才是1988年,这年头的三块钱,能买三斤猪肉,要是按照猪肉这个硬通货来换算的话,在五十年后相当于是六十块了。
在个税起征点需要六千块的年代,六十块的专家挂号费,也真的已经算很高了。
胡荣胜也好奇起来,“那你的特需号……”
“十块。”
胡荣胜和翠果对视一眼,闪过一抹震惊,但胡荣胜是了解今越的,他觉得这费用相对于她的医术来说,也不算贵。
有了这点震撼,等再看到上面几层的西医各种科室之后,他们一点也不奇怪了。
“五楼是中医美容科,我打算做点美容药膏面膜之类的,加一点中医特色针法。”医美机构能出得起上亿的租金,足以说明那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暴利行业,这块肥肉她舒今越也想尝尝。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