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美芝其实没花他钱,但以前的那些男人,她也没花他们钱,人家照样把她名声败坏得跟花了他们几千块似的。她都做好要被王马特败坏名声的准备了,他忽然又什么都不说了,这对她来说实在是有点……嗯,奇怪。

太奇怪了。

舒今越听她别别扭扭的说了几句,还开玩笑说:“你啊,管他干嘛呢,做好自己工作就行。”

只要能把这个单子拿下,拿下一半的货款,她一套四合院的提成就到了。

晚上,徐端回来,舒今越少不了要给他说一下自己的发现,夸两句田美芝。

徐端对这种话题兴趣缺缺,但也没打断她,直到她说完才道:“对了,王曼丽的病好了吗?”

“暂时算是好了,生理上的痛苦已经解除得差不多了,但她这人的性格你也知道,爱多想,只要不多想的话还行。”

徐端点点头,“今天王老师上厂里找我,参观了一圈,也给我提了一些很实用的建议,他愿意到我厂里来帮忙,现在唯一的担心就是王曼丽病情反复。”

今越替他高兴,“王老师到你那儿,倒是如虎添翼。”

“嗯,胡阿姨说省里要组织一批考察团去广交会,她给我留了一张门票。”

“广交会?”舒今越一下子坐起来,八十年代的广交会,那是一票难求啊!

听说不少人为了买一张入场券,那是绞尽脑汁,什么手段都使上了,好些厂家进不去怎么办呢?那就混,装成打扫卫生的,或者装成外宾,身上绑满自家产品,只要混进去了总能得到点机会。

要是连混也混不进去,那就在大门口另辟蹊径,打广告、发传单,去外宾买家休息的宾馆、吃饭的饭店门口搞推销,抓住一切能推销的机会赶紧介绍自家产品,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好些靠毛遂自荐而接到大单子的乡镇企业家的传奇故事。

舒今越自己倒是不用去这样的场合,她现在的病人都多到看不完了,不用去打广告,“二哥呢,他有票没?”

“我正在帮他找,应该快了。”

明越制衣厂要是能去一趟,哪怕谈不成大的外贸单子,见见世面也是好的。

俩人说了一会儿,今越第一次意识到,王明朝老师对徐端接下来要做的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他是徐端的专业启蒙老师,徐端又是徐思齐的启蒙老师,徐端要是能把自己的老师和徒弟都收归麾下,技术问题将得到飞跃式的突破和进步,对于接下来的广交会,徐端的信心肯定会大增。

所以,第二天中午,今越抽空又去了王家一趟,给王曼丽复诊。

结果跟她预料的差不多,身体是基本好了,在这么长时间的中药调理下,她的激素水平已经趋于稳定,身体各项机能也没有急速下降。

能维持这样的水平,舒今越已经很满意,王曼丽也满足了。

回到家,今越也没闲着,把临床内科学的高血压病诊治规范看了一遍,又把中医书籍里凡是涉及类似高血压症状的疾病和病案都看了一遍,一无所获。

她搞不懂了,王马特的高血压怎么就这么难治?

甚至,为了从西医那边寻获灵感,她还找莫书逸姚青青一家三口吃了顿饭。

莫书逸听完她对王马特病情的描述,又把他们能想到的疾病病因都对了一遍,全都排除了。

“这是有点难办,晚上我打个电话给佐藤老师问一下,看他会不会有头绪。”他的想法是,疾病是多种多样的,目前人类能认知到的或许只是总数的一个零头,还有很多很多疾病不是不存在,而是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诊疗手段还认知不了。

很多病都是慢慢的遇到多了,大家才给它命名,给它做病因研究,做流行病学调查,统一一个全球通用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