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今越做出一个“呕吐”的表情,“可拉倒吧,就你初中毕业能跟人家工程师聊这些。”

舒文明收起脸上的笑,“我就是跟他聊聊电视机的事,他们厂要来龙国做技术指导,但据说选中的厂子不是咱们石兰的,而是青城那边。”

“然后呢?”

“他们厂每年都有一些残次品,本来是要做报废处理的,你说要是能带到咱们龙国来,只要能看,价格便宜点,会愁卖吗?”

今越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

“嘘,我也就是有个设想,这事不好做的,贪多嚼不烂。”

现在还没开放,市面上忽然流出这么多进口电视机,那可是大事,轻易碰不得的大事,即使真有这个门路,也要等几年,有了合法资质才行。

“二哥记住,任何时候红线碰不得。”

舒文明给她一个“我懂”的眼神,兄妹俩这三年里培养出来的默契倒是比以前十六年还多。

今越却没急着回老屋,她把麦壳叫来,试探着问了一下尚光明平时的交际圈和工作情况,又问了他们姥姥家的事,这孩子大些,比鸡米花懂事,说得头头是道。

“我姥姥家是东北的石油工人,我妈妈是在火车上跟我爸爸认识的,她被小偷偷了钱,是爸爸帮她找回来的,后来他俩处对象,就结婚了。”

以前尚光明刚回国的时候确实是在东北工作,后来因为这边人才紧缺把他调过来,谁知又遇上风波,小两口带着孩子被下放,一直到妻子病逝后两年,徐平才想办法把他调回来。

“那你们以后会回东北吗?”

“不回了,我们要一直留在石兰,爸爸的老家也在这里,以后等爷爷叔叔姑姑都回来,我们就能团聚啦。”不知道谁跟他说的,他一直坚信远在国外的亲戚们都会回来。

“那你不想去找姥姥姥爷吗?”

小家伙点点头,又摇头,“他们不喜欢我和弟弟,骂我们是资本家的狗崽子,我才不要去。”

他还有几个姨妈和舅舅,因为尚光明这个妹婿的身份而受到影响,为了撇清干系,一家子从上到下都给尚光明发了断绝信,狠一点的还登报,早就不来往了。当年鸡米妈妈去世,他们都没人来看一眼,也挺绝情的。

不过小孩子嘛,不懂这些利益相关,只知道不想去姥姥家。今越彻底放心了,李玉兰要真想日子舒心一点,东北那边就最好不要来往的好,孩子们要是想亲近姥姥家,那是天性使然,大家和和气气的走动没啥,李玉兰这么善良的人肯定不介意多一门亲戚,但就怕遇到既强势又贪心的前娘家人,天天闹幺蛾子,他们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孩子被挑拨着天天跟她唱反调,她是教育还是不教育?教育吧,孩子更恨她,不教育吧,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误入歧途。

第二天中午,今越立马给李家村挂电话,告知自己打探到的消息。

李玉兰果真很开心,“过两天我就进城,到时候咱们一起看电影。”

“你喜欢吃蘑菇吗,我们家前几天捡到好多蘑菇,春天摘的蕨菜都晒干了,带点给你们。”

挂掉电话,今越刚走到胡同口,居然遇上赵婉秋和刘慧芳,还抱着俩孩子,“妈,大嫂,你们怎么回来了?”

一般坐月子是一个月,有条件的会坐42天,她以为刘慧芳会坐满42天再出门的。

“嗐,你大哥这两天等成绩,急得跟个陀螺似的,我看着心烦,就回来找你们玩会儿。”

今越连忙低头去看萌萌和芽芽,她现在能分清了,清醒时候多一些,眼睛转来转去的是萌萌;喜欢睡觉,饿了也不哭,只会努努嘴的则是芽芽。

两小只的性格现在看起来就不一样呢。

母女(婆媳)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