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总会想办法替他们加点油水。

奈何自己囊中羞涩,也只能想尽办法找便宜。

孟阳见状,忙道:“我今年多赚了几个钱,不如……”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赵先生打断。

老头儿摆摆手,语气不高,却很坚决的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桃花镇毕竟太小了些,你还年轻,若有了闲钱,还是多出去走走看看,我那里尚且支撑得下去。若果然有心,去外头看了好书,回来说与我们听也就是了。”

孟阳恭敬称是。

“多去外头走走,长长见识,多读书,读好书……”赵先生殷殷叮嘱道,顿了顿,又道,“读书使人明理,即便不考科举,也是好的。”

一直低头不语的孟阳终于微微变色。

他沉吟片刻,深吸一口气,又朝赵先生作了个揖,“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赵先生盯着他的头顶看了会儿,点点头,语气软化下来,欣慰道:“有你这句话,我也就不担心了。”

他这一生科举无望,便把希望倾注在孩子们身上,而孟阳的天赋之出色,实属罕见。

这个孩子富有灵气,拥有一颗纯粹而宽厚的内心……然而竟无心科举,甚至就连日常做的文章、话本中,也流露出几分对皇权和朝廷的不满。

这实在是犯了大忌。

仅此一条,便足以绝了他的青云路。

赵先生曾推心置腹地与孟阳谈过几回,然后便得出一个近乎匪夷所思的结论:

这孩子可能是故意的。

他故意不去考科举。

初时赵先生觉得不可思议,可时间久了,多少就猜出点来,难免暗道造化弄人……

罢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自己追求的,或许正是别人避之不及的,何苦强求?

人生短短数十载,只要无愧于天地良心,怎么活不是活呢?

只是……终究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