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经书读再多,也只是玄之又玄,小小的洛静寒还是不懂。

五岁之前,他身子孱弱,一直呆在室内,邱忘言并未教授他任何武学道法,五岁之后,就可以开始练剑了。

洛静寒练剑的场所是玉真宫的圆台,旁边有一颗白梅树。

邱忘言每日会给他示范几式剑招,随后,邱忘言会回屋打坐,洛静寒便在这白梅树下一人练剑。

虽然重复,但小小的洛静寒并不觉得累,他能把一个剑式重复上百上千遍,只是为了下一遍可以更快,姿势可以更帅。

小静寒心里也有一点点虚荣,毕竟,男孩子挥剑,是一件很酷的事呢。

陪伴他的,有常年不停的落雪,有白日的清风,有晚间的月光,还有那安静纯洁的白梅。

但不知什么时候,白梅会纷扬落下,就像下雪,那些花瓣飘飘洒洒,轻轻地,落至地面上。

一开始,小静寒很惊讶,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落花,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他以为,花瓣永远不会凋零,永远会开放。

每日练剑,花瓣掉落,小静寒会把所有的花瓣都捡起来,捧起来,把它们埋在白梅树下,他以为这样做,那些花瓣就会长回去了。

可是,很快,白梅树上的花瓣都掉落光了,整个白梅变成光秃秃的样子了。

小静寒难过又伤心,他想要嚎啕大哭,可他不敢,他怕会吵到师父。

于是,小静寒就一边继续练剑,一边默默流泪。

再后来,小静寒长大了,他看了更多书,这才明白原来花开花落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就像人会生老病死一样。

可是,他依然不愿见到花落。

儿时的执念是会伴随一生的。

他不愿见到任何一个,他喜欢的存在或者生命,消逝在他眼前。

关于道,道可以解释他的内心想法吗?

小静寒认为不能。

他的困惑在任何经书上都找不到答案。

......

年龄再大一些,长到十岁,邱忘言就传授给他忘情心法了。

洛静寒天资聪颖,很快就学会了,并将忘情心法与此前学习的剑招融会贯通,探索出一种属于他自己的招法。

他也可以离开后山,去玉真宫的前殿,他不需要学习任何有关如何掌管道观的事务,邱忘言只是让他练武,读书,以及,去殿前扫雪。

邱忘言说,扫雪是为了心静。

洛静寒便去扫雪,但他总会看到许多来玉真宫参拜的香客,他们会跪下,虔诚祈祷,有的人会哭哭哀求,求玉真宫收留他们。

邱忘言不会出面,一些年长的师兄会出面劝那些香客回去。

香客们会无助又绝望地哀求,哭泣,彷佛迷途的羔羊,“道长啊,求求你收留我吧,我真心想学道,虔诚皈依.....”

师兄会说,“施主请回,等施主参透道缘,自会得道。”

香客们无奈,只能作罢。

但洛静寒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师兄其实只是拒绝了他们,换一种说法而已,无关道缘。

因为,如果想学道,先看经书就可以了,为什么非得先归属到道观里呢?

洛静寒认真地思索着这个问题,不知不觉间,扫雪扫到了半夜。

邱忘言蓦然从他身后出现,把他吓了一跳。

“寒儿,怎么还没去休息?”

洛静寒先跟师父行了一个礼,问道,“师父,要想学习道法,一定要成为道士吗?”

邱忘言面露诧异,这是洛静寒第一次提问题。

不仅如此,他的问题也不在他的理解范围里。

“寒儿,无需多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