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3)

荀安如并不怎么喜欢这样的玩笑,但也习惯性地没说什么,只是嗔怪地推开他的手,问道:“夫君明日可要同行?”

“按理应该陪你的,不过内阁那边有点事,刚好也是明日在御前商议。”萧元启从妆盒内拣出一支珠钗,放在她鬓边打量了一下,“戴这个吧,你如今已是王妃,依制也能戴这样的双头凤钗了。”

被萧元启特意挑出来的这支双头凤钗,原本就是荀太后赐出的妆礼之一。当时荀安如因为自己只是侯夫人身份,担心逾制特意谢退过,前来赐妆的素莹笑而不语,叔父也让她只管收着,算是对于萧元启封王最初的暗示。这次她婚后首回进宫,荀太后看见她插戴着这支凤钗,心里当然很是高兴,一问竟是莱阳王给她挑的,不由微微笑了一笑。

“你叔父曾说过莱阳王聪明,哀家以前还不觉得,今日看来,这些年的历练确实让他稳重了不少。你跟姑母说实话,他在府里待你可好?”

“谢太后娘娘关爱。安儿在府里……过得很好……”

虽然新妇羞怯说得不多,但她娇容红润眉目含笑的样子总没有错。荀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命素莹又托出了两支凤钗。

“哀家命内廷司同时制了三套,怕太打眼,没有都给你送去。如今恩旨已下,这顺理成章地都接着吧。”

荀安如忙起身谢了恩,从素莹手里接了托盘,退回原位,转手向左递向侍女。此时坐在她左侧的正是佩儿,不知何故居然在发愣,视线直勾勾地盯着前方,完全没有看到姑娘递了东西过来,若不是敏儿眼疾手快倾身接住,太后娘娘所赐的凤钗差点就要翻倒在地。

回过神来的佩儿这才意识到闯了大祸,哆哆嗦嗦地又从敏儿手里把托盘接了过来,整个身子蜷成一团。好在荀太后正和素莹说话未曾看见,荀安如又替她遮掩没有显现出异状,这才将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接下来太后又絮絮地问了些琐事,留过午膳,到了日中小睡之前才允准侄女告退,临走还不舍地叮嘱她一定要时常进宫。

退出咸安宫殿门,匆匆下了长阶,荀安如瞧着左右无人,立即停下脚步,低声斥道:“佩儿,你刚才看什么这么出神?好在没有摔了太后娘娘的恩赏,否则连我也护不住你。”

佩儿膝下一软,立时跪倒在地,“……奴婢看着东窗下摆的那盆夜光珊瑚,不知怎么就给愣住了……请姑娘……呃不,请王妃恕罪……以后再不敢了……”

荀安如并没有想要处罚的意思,皱眉将她拉了起来,疑惑地问道:“你们两个时常跟我进宫小住,这咸安宫日日夜夜里里外外,什么东西都应该已经看熟了吧?”

“奴婢记得王妃以前说过,夜光珊瑚乃是天下奇珍,世上仅存数件,除了大渝和咱们金陵各有一盆以外,其余的全由东海国主收藏……”

“是啊……”荀安如想了想,自以为已经明白,叹了口气,“哦,你一看见这东海王族独有的东西,就又想起你娘和你哥哥了吧?好啦,也不是什么大错,以后别再这么恍惚就是。”

佩儿面色惨白,不敢否认更不敢多说,只能将头埋得更低,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跟在姑娘的身后,默默随她出了宫门。

荀安如现下身份不同,外头已无须禁军再拨人护送,早有小太监将马车唤到近前,由等候在外的二十名王府侍卫接了车驾,自最近的东华门驶出。

从宫城东华门回莱阳府,只需转过两个街口再一路直行便可抵达,但今日的车马不知为何,还未走到一半路程便左绕右绕转了五六回。敏儿路熟性子也急,荀安如还没说什么,她就先将外帘掀开一条缝,大声询问外头的车夫。

侍女的问话自然相当于王妃的问话,车夫赶紧将马车停靠一边,恭声答道:“启禀王妃,今天在西台街口处决东海通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