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3)

“你的意思我懂,可段桐舟就住在府衙附近,这青天白日的,你打算怎么偷偷进去提醒他?”

萧平旌仰头呵呵大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我堂堂长林府二公子,拜访大同府尹干吗要偷偷进去?当然是大白天递上名帖,走正门了!”

长林府二公子替张庆庾担忧考虑的这些林林总总,浸润官场多年的府台大人其实早有所感,根本不需要别人来提醒自己的处境。段桐舟火烧沉船的第二天,他就已安排心腹悄悄将妻儿送到了乡下暂避,以前与京城的来往信函也挑挑拣拣留了几份最要紧的,藏在了书房的暗格里。

这个暗格的位置,钱参领当然是知道的。与段桐舟达成交易后,他便时时留心寻找机会。只不过张庆庾妻儿不在又无心公事,数日来一直闷在书房里发呆很少离开,钱参领很是费了一番工夫,才将暗格里的文书偷偷拿了出来。

几份文书用油纸包裹,以丝绳紧紧扎束,看上去只有小小一卷。段桐舟接到手中后,丝毫也没有要拆开看一眼的意思,指节收拢,在掌心运力捏了一把,纸页发热发黑,化成片片灰屑飘散落下,看得钱参领心头直颤,面上一片惨白。

“我就知道钱参领是个靠得住的人。”段桐舟完全不在意对方什么表情,淡淡笑道,“你来得正好,还有一件事要劳烦你帮忙。”

钱参领定了定神,抱拳道:“请师爷吩咐。”

“蔷薇坊原来跑马场后头有一间废弃已久的酒坊,你知道那个地方吧?”

“在下知道。”

段桐舟眸中闪过一抹精光,“我有九分的把握,从虎弯峡逃出的那四个人证就藏在那里。请钱参领召集你手下所有精锐,随我一起立即出发前去包抄捉拿。这一次,绝对不能再失手了。”

钱参领呆愣了片刻,突然问道:“秦师爷,既然还有机会除掉人证,那么我们府台大人……是不是就可以……”

事情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他居然还有心怀旧主之念,倒让段桐舟有些意外,忙在脸上忙堆起温和的笑容,安慰道:“当然当然,京城宋大人与府台大人有多年师生之谊,若非万不得已,谁愿意看到他有所损伤呢?”

钱参领毕竟跟了张庆庾许多年,私下偷盗文书,他的心中一直有些愧疚,此刻眼见事情有了转机,精神顿时一振,拱了拱手,快步赶去召集部属。

待他的身影消失之后,段桐舟方才冷笑了一声,转向身边的副手,“这些时日我也看清楚了,张府尹绝不是个能撑得住的人,为了稳妥起见,我们一走,你就动手吧。”

第七章 善柳名将

大同府衙位于城南中轴主街背面,大门前一条宽阔的硬面土路,平时少有闲散行人。

带有长林府印鉴的拜帖递进去没有多久,两名通判便诚惶诚恐地迎了出来,殷勤陪着萧平旌到前厅落座,同时遣派差役到后院通报府尹大人。

若按平时的习惯,张庆庾此刻应该在书房。但他毕竟已年近半百,连续多日精神紧张,身体有些抵受不住,早上勉强起身略走动片刻,便又回内宅躺下了。

前衙派来的差役到二门处递了话,管家不敢耽搁,赶紧到寝居里头将书帖呈上。半睡半醒的张庆庾一眼看见“长林”二字,惊得立时坐起,背脊滚过阵阵寒栗,呆了好一阵,方挣扎下了床,命小厮取来正装,穿戴整齐出去迎客。

由于是冬日,寝居外间挂着厚厚的棉帘。管家抢前一步,刚将门帘打起一半,一道青锋剑光刺来,透胸而过,他半声未出便倒了下去,血流满地。

张庆庾顿时吓得魂不附体,连连后退几步。他认得提剑而入的这个青衫人是常在段桐舟左右的副手,心中大概也稍稍有些明白,一面逃向内间,一面大声叫道:“来人!快来人啊!”

血珠从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