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品出了滋味。他心里头恨铁不成钢,面上却不敢露一丝怨恨,紧着打哈哈:“小娘子说哪里话?这世上有嫌爹嫌娘嫌祖宗的,还有嫌赏赐少的么?再说,”他语气微沉,摆出总管架势,“就是赏重了,天子金口玉言,谁敢抗旨不遵?”

“非分之赏,虽君赐而不受。”顾沅淡然朝崔成秀一礼,“该打该罚,都是我心甘情愿,请崔师傅发落吧!”

仿佛一个滚烫汤圆直接塞进嘴里,崔成秀张大了嘴,从喉咙往下,连心肺带脾胃一起抽疼。怎么就忘了这一位看着斯斯文文,却敢当着皇帝的面请死,是泼天胆子不要命的主儿呢?太监最惯见风使舵做小伏低,下一刻崔成秀就没了脾气,摆出一副可怜巴巴的讨饶模样:“小娘子这话就生分了不是?说句不该说的话,就是要了我的命,我也不敢罚小娘子一个指头呐!只是请小娘子想想,”他两根食指比到一块儿,“小爷是这个,您是这个,我是夹在中间儿两头为难别的不说,就求小娘子看在当初我往慈寿庵跑过几趟腿,给您端过几碗茶的份儿上,体恤体恤吧!”

他说着身子一矮,便要给顾沅行礼,顾沅忙伸手扶住:“崔师傅,这礼我怎么敢受?”她略一犹豫,“这样:东西暂且放在这里,还请崔师傅替我上禀陛下请辞就是了。”

崔成秀立时活蹦乱跳地起了身,朝着顾沅喜滋滋地一挑大拇指:“小娘子心地良善,日后必有后福呐!”他将那文房四宝一样一样在桌上摆开,赖在桌边不走,厚着脸皮絮絮叨叨,“我再说句不该说的话,小娘子也莫太心狠了,这是小爷昨儿去造办处亲自选的,又担心不合小娘子用,又说小娘子不喜奢华款式不能招眼,这么四件东西,足足挑了大半个时辰,您就是再不要,冲这份心思,也该好歹看上一眼不是?”

顾沅心底一沉,第一次正眼看桌上的几样东西:松烟墨,斑竹管小羊毫笔,四四方方的小端砚,仿澄心堂宣纸,每一样都是本色雕工,没一样有多余的装饰,乍一看仿佛与民间士子们常用的款式很相似,仔细打量才能看出用料做工的精细和细微处的别有匠心来。

有些话不能说太多,只能点到为止。崔成秀眼见顾沅目光在桌上逡巡,轻轻咳嗽一声,不言声地挑帘出了值房,到了门外才志得意满地笑了一声:人心都是肉长的,顾小娘子再怎么三贞九烈,也经不起水磨功夫呀!想到皇帝先前挽留顾沅在御前一年的举动,崔成秀恍然大悟高屋建瓴慧眼独具,第一眼就看出了顾小娘子吃软不吃硬的脾气,悄无声息就布好了局,不愧是小爷!虽说天家人多半都薄情,但就冲着小爷这么用心,顾小娘子要是晋了位,说不定也能和皇夫平分秋色,要是一枝独秀就更好了他摸着下巴喜滋滋地想了又想,迈着四方步走了。

顾沅立在桌前,目光一遍遍掠过那几样笔墨纸砚,多看一次,就能更多觉察出赠者的体贴细心,皇帝的用心一如既往地昭然若揭,她手扶着桌沿,想到刚刚崔成秀的曲意奉承,忍不住又一次微微苦笑。

她于史书并不陌生,少年读书读到前朝断袖分桃的典故,也曾想过,独宠到那样六宫粉黛如尘土敝履的地步,怎么会不过几年就都没了下场?等年纪稍长,见多了世故,才明白红颜未老恩先断的道理无论男女,以色事人者大多薄命,同样一张脸,同样一个人,能上天,也能入地,再怎么老成,皇帝也只不过及笄的年纪,这么一份情窦初开的新鲜,又能维持多久呢?

更何况,她早已订下婚约,倘若不是吕家前些年屡遭丧事,倘若不是阿父三年前亡故,她或许早已嫁为人妇,想法子在女学堂里寻一份差使安稳度日,又怎么会碰上这么一段离奇的缘分?

于情于理,这些东西,顾沅都没有接受的道理。顾沅将东西一样样重新原封不动包好,趁着给皇帝换茶的时候,一道送进了东暖阁,轻轻放在御案边的如意花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