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一走后,谢酒儿又琢磨着画了一下午的图纸,她在想只要大船能浮在水面上,这大船就算是造成功了,可她要超越崔家的水运,她的船就要比崔家的更好。
这里的船只不管多大只的,它都得靠人力驱动,或许,她可以提供一些思路给造船的师傅们,她要造非人力驱动的大船。
大船的事情她能提供的思路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接下来除了视察海岱分行的经营情况,就是等图纸到了,仔细研究大顺的水路和陆路。
维修和开创新的道路,是接下来她要做的事情,要想富,先修路,大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各大州的紧密相连。
她去过钱塘,走过西域,如今各地的道路情况有多糟糕她心里有数,很多地方马车是不能通行的,货物的运输多仰仗骆驼队,有了全新的,连贯的道路,这些问题就全都迎刃而解了。
大顺核心地带的官道没有什么大毛病,只要朝廷下令,让各地官员看着疏通一下就可以了。
东面河流多,水源充足,可以多仰仗水路,南北和西边偏远地带就要重新修路了,修路不是小事情,耗费的时间和银钱一时半刻的根本就无法衡量。
第405章 视察商行分行
经过常年的战乱,再结合自己这一年多到处奔波时的所见所闻。
谢酒儿可以想象大顺的水路和陆路情况都不容乐观,不管怎样,等了解了现状之后再做详细打算。
码头那边的事情她也没什么可操心的,工匠们盖的是自己今后长住的地方,就算没人监督,想必也盖的比谁都认真。
来蓬莱有些日子了,是该去商行看看了,说起来各地商行,钱塘商行是她一手盯着做起来的,走的时候,还留下了隐卫帮忙打理。
她看中的管事人是张丰年,但那小子没小六子那么会来事,也不认识字,一开始让他管理粮行还行,打理整个商行的事情怕是心有余力不足,也不知道现在成长的怎么样了。
要说她一分钱的心没操,但最熟悉的分行非宁州莫属了,可能是娘和弟弟在宁州的缘故,她对宁州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次离开的时候听娘说想在宁州购置一处宅院,无恙在书院还要些年头才能读出个结果来,苏苏和大杨也开要成亲了。
这一年多,她四处奔波,无恙久居书院,娘是真拿苏苏当另一个闺女看待的。
她觉得这样也好,只要苏苏和大杨是个好的,能留在娘身边,娘也不会那么无聊,无恙再过几年是要到京城读书的。
等漕运的事情有了眉目,商行才算是真正的忙碌起来,以后留给她的悠闲时间也更少了。
好在小六子也在宁州,不管怎么说,就算她和无恙都不在身边,娘也不会太过无聊。
除了宁州和钱塘,其他各地的分行她去都没去过,分行的经营情况也只能从账册中看出大概的规模和样子。
如今人已经到了蓬莱,也是时候检查一下多宝管辖的海岱分行了:“欢歌?”
“姑娘怎么了,我正拔鸡毛呢。”欢歌举着两只湿漉漉的手,着急忙慌的走到门口问道。
“又杀鸡,你是一点都不客气啊!天天在寺庙里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