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的艰难之处,但她能在自己说出创建这个商行的作用之后,准确无误的将漕运也纳入其中,说明她是很懂这些东西的。
谢酒儿在商行发展的东西,有的纯粹是为了赚银子,为商行后续的发展留下最原始的运转金银。
像酒楼和卫生纸就是纯粹为了挣钱而去做的,还有些东西是为了干扰过高的市场价格,让百姓生活不至于太艰难,像粮行,完全是为了干扰市场价,甚至一开始到做好了亏本的准备。
而漕运,和以上各项产业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发展漕运本身就是为了挤兑崔家,替朝廷收回漕运权,解决朝廷在漕运上受崔家掣肘的艰难处境。
当时阴差阳错,他解决了在粮行一家独大的谢家,如今市场上粮食价格逐渐趋于平稳,不再是一开始动辄半袋粮食就要一两银子的天价了。
这其中一部分是因为他在朝堂上解决了谢家,另一部分原因就是谢酒儿为朝廷在各地开办的粮仓起到了平衡市场价格的作用。
粮食价格解决后,其他物价都在下降,虽然效果还不是十分的显著,但这确实是个好兆头,至少证明他跟谢酒儿努力的方向是没有错的,朝廷手中握着一支属于自己的商行确实至关重要。
漕运艰难之处在于不仅造船这件事本身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更深层次上来看,一旦朝阳商行掌握了漕运,就等于萧瑾玉这个皇帝本身在军事上再无软肋。
漕运不仅关系民生和利益,也是一个王朝重要的军事渠道,制造大船也需要一个很大的场地,至少一个大码头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商行的事情不宜揭露过多,他可以在私底下给予谢酒儿各种支持,但没必要闹得沸沸扬扬,让满朝大臣猜来猜去。
商行在没有壮大之前,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没有好处,即便平日里偶尔动用了皇权,威慑某些干预商行发展的事,但只要这件事没有摆在明面上,有些人就是心里起疑,那也只是猜测,毕竟历朝历代,没有那个朝廷是经营生意的,没有那个皇帝是喜欢做生意的。
等到商行真正成为商界的一颗明珠,名扬四海时,再将它的来历公之于众,不仅能确立朝阳商行在商界的领头地位,也能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认识到大顺朝廷早已稳如磐石,不可撼动。
第397章 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而他让吴桓去海岱游玩是因为想到谢酒儿以商人的身份跟当地官府租下码头应该是很费劲的,有了吴桓的加持,事情肯定会进展的顺利上许多。
吴桓出面,他不出面,别人暂时就不会将商行跟他联系到一块儿,低调行事也是对商行的一种保护。
海岱风景最秀丽之地当属蓬莱,他让吴桓去海岱,就是为了让吴桓主动去蓬莱,这样谢酒儿正好可以让他出面去谈码头的事情。
只是如今,谢酒儿人还滞留在宁州,吴桓已经快到海岱了,还扬言晚几天要去别的地方,这样一来,他的计划不就全都打乱了吗?
萧瑾玉脸黑的跟锅底一样,看着三封信越看越气,真是没一个让他省心的。
顿了片刻,萧瑾玉越看穆寒的信越觉得不顺眼,他在身旁跟着,还能让谢酒儿干出那些混不吝的事,还好意思跟他告状。
这么想着,提笔就开始写信:朕让你跟随在他们身旁是解决问题的,不是打小报告的,谢酒儿胡闹,你就由着她?你是个干什么吃的?
穆寒的信就这么被三言两语打发了,接着又开始回吴桓的信,既然吴桓不想在海岱多逗留,那就提前把事情办了吧!
萧瑾玉在心中直截了当的吩咐吴桓在蓬莱以他个人的名义拿下一个码头,完了将契约书放到萧瑾玉自己在蓬莱的暗桩那里。
至于谢酒儿那边,呵!人家只是通知他将宫里的厨子送到宁州来,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