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的。”
说完就?往门口走。
“回来。”
阿棠脚步一停,回头看他。
暮光里送来男人沉稳可靠的声音。
“我要?去一趟李氏木坊,你跟我一起吧。”
......
李氏木坊离州衙不远,步行?两刻便到了。
木坊位于僻静之地,邻舍稀少,昨晚经过官府查封,周遭更罕见人烟。迎街挂着的幌子颜色发暗,在昏黄的暮风里憧憧摇晃。
守在门口的两名?皂隶看见巡察使,低头行?礼后解钥开门,延请入内。
进门是影壁,绕过后进一道小门,即见四四方方的天井。靠墙的角落堆积着一些未完工的木件和锯子等?工具,还有几块亟待加工的木条木板,看得?出来,已被皂隶清理过一遍。
阿棠走到中门,探头向后院望了望,“这家木坊真小,才?两进院子。”
从木料的存放,到木件的加工制作售卖,再到匠人的吃住,都要?在这两进院里进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晏元昭今天翻看的木坊账本和审讯结果都告诉他,这间木坊确实?是在做木件生意,进出都有账目可循。
且木坊年头不短,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几年前才?被转手给李氏兄弟。好几位匠人在此做工数年,都是老实?巴交养家糊口之人,只管埋头做活,并不知拉运装卸的木材与木件里匿藏兵器,对于木件运到河边后将销往何处,也不知就?里,道是皆由李氏兄弟负责。
“我们要?来找什么?”阿棠站在庭心,对着打开各间屋室查看的晏元昭道。
“找玄机。”晏元昭从堂屋出来,“这里藏匿过大?批兵器,定然有痕迹留下。”
“这么小的地方,放木头都够呛,还能放得?下兵器,也是奇了。”阿棠道。
这也是晏元昭疑惑所在,木坊每十天拉一次木头回来,但?相隔数月乃至半年才?往外运一次。期间运回的兵器暂时寄存在这里,不仅能找地方放开,还能不被人发觉,要?知道木坊人多眼杂,还时不时有客人来此定制木器。
“这几间是库房吧?”阿棠站在东厢朝南一间,扯下已被皂隶砍断的锁头,向里头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