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辉也说明天卖鱼的时候,会多和别人打听,看看有没有人家要出租房子,还宽慰他妈妈,也不要着急。

“既然鱼制品这么受大家喜欢,那我们多做一些,除了小弟,其他人辛苦一下,晚上熬个夜。”

陈莹适时开口,房子的事情着急也没用,当务之急要把那些死鱼抓紧加工一下,不然时间拖得越久,变质的会越多。

她又不是黑心商人,用变质的鱼加工食品,这种丧良心的事情,陈莹不会做,周家人也不会做。

大家对此都没意见,自从周兆辉落魄,整个家都轮罩在乌云中,一家人日子都过得不舒坦。

现在好了,陈莹想了个好点子,可以把那些死鱼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大家都很高兴。

熬夜做小吃辛苦一点儿怕啥,农村人最不缺的就是力气,种田更辛苦,在土地里一年也刨不出上千块,小吃卖好了,一年可不止挣几千块。

周小弟在一旁抗议,“嫂子,我也可以帮忙。”

一家人,劲往一处使,日子才会过得更好。

周小弟自觉是家中男子汉,大家都在熬夜做小吃,他怎么能去睡大觉。

陈莹含笑,“未来大学生,你明天要上学,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未来大学生,这个身份,好像一道光,强势地劈开周小弟的内心深处,他愣愣的,有些激动,更多的是欣喜。

每个小孩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考大学,这是华国人骨子里的信仰。

周小弟嘴巴张了张,还想说什么?

周兆辉一锤定音,“听你嫂子的。”

周小弟不说话了,而周兆辉接下来的话,更是让陈莹心头一暖。

第17章 全家一起熬夜做小吃!

“你也去休息,做小吃的事情我们来就行。”

周兆辉眼神柔和,妻子还怀着孕,不能让老婆熬夜和他们一起做小吃。

周兆辉不是那种油腔滑调的男人,他不浪漫,也不会说啥甜言蜜语,内心却很真诚,是真心对陈莹这个老婆好,陈莹心底是感动的。

儿媳妇的体贴魏红梅很高兴,家里的变故多少影响到小儿子念书的心态,大学生多金贵,国家还能让大学生饿着,给分配工作,吃皇粮。

小儿子要是能考上大学,未来的前途那真是一片光明。

儿媳妇毕竟和这个家没血缘关系,能这么为小儿子着想,魏红梅能不高兴吗?

周兆辉的话大家自然没有异议,陈莹怀着孩子,要多休息,不能太操劳。

周父周母连忙表态,“做小吃有我们就行,儿媳妇你去休息。”

周小弟自不必说,嫂子体谅他,不让他干活,他自然投桃报李,“是呀,嫂子,你要多休息。”

周晓月也表态,“嫂子,做小吃我们来就好,小侄子也要休息。”

周晓月是有点别扭,她才不是因为陈莹出了好点子就讨好这个嫂子,她是关心她肚子里的孩子。

看着婆家人真诚的脸,陈莹内心很温暖,还是坚定摇头,“不行,我要盯着,不然你们把握不了火候和味道儿。”

同样的食材,有的人做出来的味道就好,有人做出来的就不好吃。

调料放多少,肉泥要搅拌到何种程度,才开始做丸子和豆腐,都是有讲究的。

有一个环节出错,做出来的味道就差点意思。

现在刚有一个好的开始,味道一定要给力,才能占领更多市场。

她晚上熬夜,白天可以补觉,婆家人没那么多事,陈莹愿意为了这个家付出。

几人不说话了,可不是,昨天小吃能做得那么好,还是陈莹在一旁指点,多少鱼肉,加多少葱姜水,调味品,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