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个问题,周母说完后,一家人脸色凝重。

鱼厂离着市区不远,回到乡下,卖鱼也不方便。

总不能把那些死鱼都拉回乡下卖,别逗了,这年头,农村人卖点山货,也是从乡下起大早到城里卖,地里刨食的乡下人,哪有闲钱买东西。

这些死鱼别说卖三毛钱一斤,就是卖一毛钱一斤,农村人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舍得拿钱买条鱼吃。

至于陈莹加工的鱼罐头,鱼豆腐和鱼丸子,在农村更没有市场。

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兜里的每一分钱都有大用处,一分钱恨不得掰开花。

能让农村人掏出钱来的,也就是油盐酱醋,买种子化肥,还有小孩上学的钱。

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很多人舍不得买药,都是硬扛着。

乡下人也很少换新衣服,一件衣服穿的补丁落补丁,别说现在是八十年代,就算再过四十年,最穷的还是农民。

如此艰难的市场条件,还是不要去做无用功了。

就算把你的鱼丸鱼豆腐说得天花乱坠,人家兜里没钱,也买不了呀?

那还不如在城里租房子,农村人没钱,城里人有钱呀。

夫妻俩显然想到了一起,两人对视一眼,陈莹一开口,又把周家其他人惊了惊。

第11章 狐狸精又给她哥使美人计!

“要不在城里租房住,方便做生意,也别回乡下了。”

城里机会多,回到农村,难不成真靠种地养活一大家人,不是陈莹矫情,有更好的选择,为啥要给自己上难度,她又不是没苦硬吃的类型。

周兆辉也正有此意,他倒是没有很意外,甚至还很开心,两人刚刚短暂的眼神交汇,想到了一起,这是心有灵犀,周兆辉心头漫过甜意。

周父周母眼神复杂,在省城租房子,一年下来房租加吃喝不得上千块,接二连三的打击,家里也没有多余闲钱,要是手里有钱,也不会想着回农村。

回乡下,基本没啥花销,自己种粮食蔬菜,老家有几亩地,一家人不说生活得多好,起码不至于饿肚子。

“好呀!”

周小弟很赞成,他过完周末就要去上学,要是在省城租房,他就不用办住校,住学校哪有住家里好。

周晓月撇嘴,站着说话不腰疼,嘴巴一张一合,就说在省城租房,钱呢?

周晓月本来就看陈莹不爽,语气不由就带了刺儿,“嫂子呀,家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哪有钱租房,难不成要大家在省城睡大马路。”

周晓月语气嘲讽,有条件谁不想过好日子,这不是没办法吗?

城里多好,想买啥都有,街上干干净净,做饭有蜂窝煤,用水更方便都是自来水,不像乡下到处都是狗屎和鸡粪,要挑水劈柴做饭,还要下地干活,农民心心念念就是当城里人。

周家人以前就是农民,后来大哥争气成了万元户,全家才搬到省城生活。

城里生活太好了,现在又要回乡下种田,周晓月心底也委屈得很。

她有时候忍不住想,是不是陈莹和她们家八字不合,要不为啥她嫁给大哥,周家就落魄了呢?

这也就在心里想想,周晓月是不敢说出来,陈莹怀着孩子,可是全家的香饽饽,她要是敢把这话说出来,肯定会遭全家人批斗。

陈莹作为穿书者,对八十年代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小说和后世的短视频,对83年的租房市场也没有个清晰的认知。

现在小姑子说出来,就忍不住多问了一嘴,“在省城租房,一年要多少房租呀?”

这时候房价还没有上涨,租房应该用不了多少钱吧!

陈莹心底默默补充。

“那得看租什么房子,楼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