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日成佛也是指日可待的。白娘子就是典型,不管水漫金山,淹死多少无辜,塔下诵经短短二十年(相对她两千年的寿命而言),终成了仙。

漠视凡人,却又需要在凡间的影响力,如来想大乘经在人间广流传,庙会自唐以来的盛行,甚至在前不久听说的疯和尚,还积极的表态时政。同时,还不断的有神仙下凡历练,出生不到一年的文曲星即是如此。

萧清觉得自已和许太医真是不愧为师徒俩,处境都有相似点。之前许太医在朝堂,面临党派纷争,他不想与之为伍,所以告老退休。

但是自已呢,上界纷争,凡尘诸多修行者都是棋盘上的棋子,自已想退,却无退路。甚至自已还一股脑的想成仙成神,往这棋盘上蹦。原来自已早就入了这局,早已身不由已了啊。

萧清觉得憋气,就像双方之间隔了块单向玻璃,自已的一举一动全在对方的眼皮子底下,但是自已连对方的模样都不清楚。自已不仅和对方力量相差悬殊,刚刚法海就差点要了自已的小命。

而且信息也极其不对称,自已对修行之事都一知半解的,更别提上界各方势力了。之前觉得仙途渺茫,现在何止是渺茫,简直是毫无希望。

萧清垂头丧气地赶路,她也不想具体的地点了,随缘吧。走着走着,她感觉到一股股力量在涌入自已身体,修复着刚才被打出来的内伤。

这种感觉她熟啊,就是百姓在为她祈福的信仰之力,去年九月九重阳那会,她体会过。今天端午,一定是那些百姓又想起了自已,在为自已祈福了。她闭上眼,细细感受着这些纯粹的力量,心也慢慢的暖了起来。

她想起伟人说的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啊,她有千千万万的百姓为依靠,他们有时虽然盲目,但有时却是最纯粹的。她现在天然就和大众一个阵营,接受上界的俯视,但大家的智慧和创造力却是无穷的。

萧清细品刚刚观音大师的话,让她不要过多参与世间事,不仅是指点她不要用超凡的力量对付凡人,更多的或许是在忌惮她扩大在凡间的影响力,收获令他们眼馋的信仰之力。

那么凡人修行者各自为政就是他们想要的局面,越分散越混乱,越有利于他们收集信仰。骊山老母的女杰弟子们、疑似下凡的许仙、真仙下凡的许仕林、那些高僧等,是不是就是收集信仰的工具之一呢?

萧清越想,眼神越亮,这么一来,尘世和上界的关系真的就该是仰视与俯视的关系吗?那可不见得。

嘿,既然视我如棋子,那我就以身入局,只是这棋子呀,可能是颗让人头疼的棋子呢。

(阴谋论来了,大家不喜的请轻拍,手下留情,感激不尽)

第74章 来啊,药到病除

萧清想通关键之后,心态也放平了,一路上边调理内伤,边采集沿途中的药材。现在她炮制手法也挺老练了,所以走了十来天,她的包袱就鼓起来了,基本是沿途采集的药材。

药材越搜集越多,萧清背起来也麻烦。所以,她开始琢磨养身丸以外的其他丹药了。她参考后世的家庭常备药:感冒药,尝试炼制治疗风寒和风热的丹药。

现在她还是采取的和上次炼丹时的方式,如何通用化她暂时没有想通关键。

萧清仔细观察新炼制出来的药丸,治疗风寒的丹药上有一丝红色,应该是温性药材占主导的缘故。与之相对的,治疗风热的丹药上有一丝蓝色,表示凉性药材占主导,十分好区分。

这次出行十分仓促,萧清索性就将炼制好的丹药一股脑的放一个干净的布袋子里。

萧清一连走了好些天,这天她路过一个村子,她打算停留一段时间,给村民义诊。

刚开始村民都一脸怀疑,这大夫看着这么年轻,看诊还不要钱,她图啥?而且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