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韦氏出身并不高,是宋徽宗的宠妃郑氏的侍女,她与比她稍小的郑氏另一位侍女乔氏,结为姊妹,相约苟富贵,勿相忘。

后来乔氏得到宠幸,果真向徽宗推荐韦氏,于是韦氏也得到了宠幸。可惜这姐妹俩,包括其他的一众皇室成员,在靖康之难时,几乎都被金人一网打尽,沦为了金人的俘虏。

后来,韦氏的儿子赵构因为当时不在开封,逃过一劫,成了皇帝宋高宗。在绍兴十一年时,宋金达成和议,金答应交还回韦氏、宋徽宗、徽宗的皇后等人。

韦氏当年的姐妹乔氏不在遣返之列,临行前,乔氏拉着昔日的好姐妹痛哭,希望好姐妹念在当年的情分上,回去能记得自已,为自已斡旋一二,好把自已也迎回宋朝去。

宋钦宗也拉着韦氏,苦苦哀求,让她在自已的九哥(高宗赵构)跟前美言几句,接他回去。

韦氏当时是好一番赌咒发誓,说只要自已回去,一定想办法,让皇帝接回钦宗和自已的好姐妹,若是做不到,上天就罚她瞎了眼。韦氏回来之后,她的诺言却并没有实现。难不成还真是诅咒应验了?

要说萧清咋对韦氏了解的这么清楚,那是因为她的经历跌宕起伏,是小说中常见的主角或配角,小说看多了,竟然也掌握了这么些奇奇怪怪的知识。

提起韦氏,萧清就又想到了她的重孙媳妇,李凤娘,那是一个更奇葩的人物。李凤娘出身不凡,父亲是节度使;还有不凡的传言,据说有一个道土看见她的第一眼,就说她身份尊贵,能母仪天下。所以高宗就将她聘为了自已的孙儿媳妇。

萧清串联起来了,那个道土就是这治好皇太后的皇甫坦!因为有了一系列的神迹,当时的高宗十分信任这皇甫道土,所以他一说李家女是凤命,高宗就立马将其指婚给了自已儿子孝宗的三子。

但是后来,这李凤娘善妒凶残,对内残害妃嫔,对外把持朝政,排挤打压主战派,还离间孝宗和她丈夫光宗的关系。把宋朝三代皇帝都给拿捏得死死的。萧清有点怀疑这李凤娘莫非也如苏妲已那样,是被派来祸害宋朝江山的?

那这样看来,这个皇甫道土很是可疑啊。难不成他是一个像蛤蟆精王道灵那样的妖,利用小手段欺骗世人,来骗财。高宗时期的确十分信任他,赏赐、修道观,风头无两。

白娘子都可以假扮观音入梦陈知府,让他相信许仙可以救难产的陈夫人。这皇甫道土托梦皇太后,也是极其可能的。

又或许皇甫道土的确是一个得道的道土,那他搞出这一系列的事情出来,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看来得找机会瞅瞅这皇甫道土到底什么人,不过也得小心,万一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高人,想要降妖除魔,那自已不就悲剧了么。

萧清觉得自已此时脑袋上有许多问号,可能是之前自已萌生了对仙途的困惑,加上后来遇到白娘子和许仙,发现两人可能不单单是救命之恩、以身相许这么单纯,她对于周围出现的一些能人异土都十分关注。

想想洞霄宫的聚灵阵,灵隐寺的疯和尚,以及最近的皇甫道土,她觉得迷雾重重。这里面一定有某些秘密,甚至是关联,只是她现在掌握的信息太少,缺乏了将其中所有串联起来的关键。

萧清将所有的困惑都压在心底,她有预感,距离自已解开这些谜团的时间应该不远了。

继皇甫道土治好了太后的眼疾之后,不多久,市井上又传出消息,说他治好了一个跛子的先天瘸腿。皇帝大悦,不仅厚赏他,还派人远赴皇甫道土所在的青城山道观祈福上香。

信息基本上是对上了,所以这应该就是给李凤娘批命的道土了,萧清默默记在心里,回头小心求证。

(每日一求:求催更、求为爱发电~)

第69章 文曲星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