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清小心翼翼地翻开一本师父早年的行医笔记,纸张泛黄,边角磨损,有的甚至还粘黏在一起。她缓慢的一点点撕开,动作轻柔的,都屏住了呼吸,生怕一点气息就把纸给吹破了。
而对于模糊不清的字迹,师徒俩只能凭借记忆与上下文的关联,反复揣摩推测。有时为了一个字,师徒二人会苦思冥想数个时辰,眼睛紧紧盯着那片模糊,试图从那若有若无的笔画痕迹中,解读出曾经的笔意。
整理笔记是一项十分枯燥的活,但师徒俩人却很有耐心,两人都是耐得住性子的人。他们并不急于求成,但求精准记录,为后世提供参考。
有时为了想出一个最精准的描述词句,师徒二人反复探讨,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而后又相视大笑,继续埋头苦写。
除了师父自已的笔记,还需要补充一些典籍资料,更是困难重重。彼时书籍数量有限,大部分在太医局里,许太医还可以卖个面子,去里面查找。
但有的医书,可能是别人家里的私藏,若是像王太医这样,和许太医关系莫逆,也不藏私,那借阅好说。但有更多的只是点头之交,甚至都不认识,去借阅,十次有九次都被拒绝。许太医早已有心理准备,毕竟有的医书是人家祖传下来的,世代都靠着此吃饭谋生计的。
萧清一方面也觉得人家的祖传秘籍,不愿外传无可厚非。另一方面,她又十分希望这些历史上的瑰宝可以传承下去,历史上有多少秘术,传着传着就不小心失传了。
她纠结着,觉得自已快要克制不住了,她要做一条违法乱纪的蛇了。她想用神识偷偷查看别人家的秘籍和秘方。
还是许太医看出了萧清这些天的纠结,他反过来开解萧清:“阿清,不必执着于此,我们想要看别人家的秘籍,无异于砸对方的饭碗,所以不要觉得对方就应该无私奉献。其实他们大部分人心中也有大义。”
接着,许太医就和萧清讲了某某大夫,祖传有治疗某种时疫的秘方,他平时宝贝得不行。后来某天真的有地方起了时疫,他却义无反顾的无偿献出了秘方,救了数万百姓。
萧清听完后,也觉得自已钻了牛角尖,心境修行不到家,还不如师父他老人家通透。不能因为穷人吃不起肉,就让富人掏空家底来补贴;但若是富人的财富是鱼肉百姓来的,萧清也不会手软就是了。
想通之后,萧清就自在多了,遇到风评很不好的人家,她就用神识查看人家的典籍,然后告诉师父。许太医知道自已的徒儿有秘密,他没有细问,只是一再叮嘱她,莫忘初心,凡事要有底线。
编撰书籍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还是一本想要成为经典的书籍。师徒俩人按照制定的计划,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萧清现在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呆在了许太医府上,只在张小娘子来复诊的日子才必须回药铺。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张小娘子的变化连药铺众人都看出来了。陶大夫对此也心痒痒,很想和萧清讨论一番。萧清并不藏私,况且陶大夫待她一直都不错。
等陶大夫听完萧清的治疗方案后,还好奇地问:“阿清,你是怎么做到如此精准地控制药量的?我看这小娘子身体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就容易打破她原本的平衡。”
萧清能怎么说,说她自已有神识作弊器?她只能打哈哈,说自已感觉到的。陶大夫也没怀疑,因为有的东西的确很讲究天赋,他只能再次扼腕,自已错过了这么好一个徒弟。
这天又是张小娘子来复诊的日子,萧清刚回到药铺,就有人告诉她,有人找她,已经连续来药铺蹲守两天了。萧清一看,这不是许久不见的白福吗?
(每日口号:求催更、求为爱发电~)
第58章 蜈蚣精在作孽
白福看见萧清,眼神一亮,他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