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幼时读书,考了几次都没中,于是就弃儒从医。结果没想到,过了几年,他医术学得不错,去考功名也顺利了,中了进土。

可能也正因为此,许太医对当今朝堂的奸臣当道、残害忠良,十分看不过眼,所以他已经有了退隐的打算。

心思不在朝堂上,他就更想为百姓做点什么,将一生所学医术传承下去,就是许太医的余生所求。所以他现在对有天赋的好苗子十分上心。

“族兄,我怎能骗你?这阿清呐,原本是打算考你们太医局的,结果找不到帮他做保的医官,但他求医之心很坚决,就来了我们药铺做学徒。刚来一个月,就将药材药性、炮制手法、药材辨识掌握了个八层。于是我就让他到座堂的陶大夫诊室里去伺候。没想到陶大夫手里的一位失了心智的病人,在他手里有了明显好转。”

“哦?莫不是碰巧的?”

“还真不是取巧,我听了他的想法,的确有新意。他主张在口服用药的时候,配合一套针灸来刺激病人的经脉,从而刺激病人的神志。没想到,他给病人扎了七次针后,病人的神志就清醒了许多。”

许太医一听,的确很感兴趣,他让许掌柜的详细讲了一下萧清的治疗方案,确实有点意思。

“改天你将他带回府里来,我考考他。”许掌柜见许太医意动,他也挺高兴,为自已的慧眼识珠,也为自已给家族找来一个有潜力的苗子,算是有功。

另一边,陶大夫已经打算要收萧清为徒了,他决定今晚回去就和家里的人沟通好,明天来就定下这徒弟。结果没想到,许掌柜回了趟家,来药铺就将萧清给带回了府里。

萧清第一眼见到许太医,也挺吃惊。许太医现在已年过六十,两鬓斑白,但是却神采奕奕,是一个十分精神的小老头。

后来听说许太医的事迹后,她终于将学过的课本里的人物对应起来。这不就是宋朝有名的“名医进土”么,被百姓奉之为神医。

他对《伤寒论》的研究极深,是经方派创始人之一。其学术思想中强调脾肾关系,认为肾是身体之根本,脾胃乃人之生死所系,且以肾为主,补脾以暖补肾气为先,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萧清老激动了,哎妈呀,见着活的神医了。她走路都有点顺拐了。

许太医第一眼瞧萧清,觉得这孩子眼神很正,精神头很好,是个看着顺眼的。他出了一些医学问题、药理知识考教,萧清对答如流。他又细问了萧清之前治疗珠儿时的想法,萧清也将自已的设想和操作都一一和许太医讲来。

萧清将里面的一些没有验证的猜想,以及细节都告诉了许太医,许太医听得连连点头,还时不时的点拨几句。萧清顿时就如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大佬就是大佬,就这么一层窗户纸,如果不是许太医点拨,萧清觉得自已回去要想好几个月都不一定能有解。

(求催更,求为爱发电~)

第42章 梁府看诊

“萧清,你可愿意拜我为师?”许太医问得郑重。

“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机会难得,萧清一听就啪地跪下,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速度之快,许太医都没有反应过来,她都已经磕完了,抬起头正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

许太医不禁失笑,他递给萧清一副银针,“从今往后,入我师门,定要心存善心,传承医统,悬壶济世。这银针是为师给你的见面礼。”

“徒儿谨遵师命,多谢师父。”

“好孩子,起来吧。以后每隔十日,你来我府上,我考教你功课。”许太医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当下就给萧清安排了一堆课业。萧清是痛并快乐着。

萧清跟着许掌柜的回到济民药铺,就迎上了陶大夫那幽怨的眼神。许掌柜的有点不好意思,其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