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去年自已去洞霄宫参加他们的法会,发现不仅法会上道土们施展了微型的聚灵阵,而且洞霄宫那给人的不同寻常的舒适感,也昭示着洞霄宫有秘密。
上回人多,自已没有发现哪里有特别的,干脆趁着年底道观也忙,自已再去探一探这道观的虚实。萧清是个行动派,当即决定事情不隔夜,先把包裹带回济民药铺,晚上就趁机去探洞霄宫。
“掌柜的,我回来啦”萧清人未至,声先到。
许掌柜的抬头一看,哟嚯,阿清这左手拿一布幡,上面写着“悬壶济世”四个大字,而她右手则拿着个串铃,走得急了,还发出清脆的声响。
许掌柜的嘴角微抽,阿清这游医身份适应得是不是快了些?以后这小子不会爱上了这一行,就一去不回了吧?
“阿清,你终于回来了,再不回就过年了。”药铺众人也纷纷上前和萧清打招呼。萧清连忙从自已的大包裹里掏出带回来的当地特产,分发给大家。
叙完旧后,萧清就回到自已的小屋,好久没回来,需要打扫一下。她手脚麻利,不多时,就将屋子清扫干净,也将带回来的东西归置好,明天好去拜访师父和王太医。
然后,萧清以累了要早点休息为借口,待在屋里养精蓄锐,只等天黑去洞霄宫。
夜晚中的洞霄宫,像是蛰伏的巨兽,仿佛只要有宵小敢惊扰了它,它就会随时暴起,一口将其吞没。而此时,宵小萧清正鬼鬼祟祟的摸进洞霄宫里。
上回来逛过,布局也记在了脑子里,所以即便此时夜黑风高、道观只有零星的灯光,萧清也是熟门熟路。
不知是出于忌惮,还是她做贼心虚,萧清又悄摸摸的来到了道观的神像前。神像前点着几盏长明灯,有的是道观自已点的,有的是香客想为亲友祈福,添了香油钱,让道观点的。
神像在昏暗的油灯的照耀下,更有几分神秘。萧清不敢冒犯,虔诚下跪,小声默念:“诸神在上,小的只是想解惑,并无冒犯之意,请诸神见谅。”念完,她砰砰砰就献上了三个结实的响头,可以说求生欲是拉满了。
夜已深,道观众人都在睡梦中,哪里知道观里来了不速之客。萧清来到藏经阁,借着微弱的烛光,仔细查看是否有什么修行相关的书籍。
一楼翻看完了,全是一些《清净经》、《八大神咒》、《救苦经》、《升天经》等常见的道家经文。萧清又轻手轻脚地上了二楼。
二楼书架比一楼少了许多,而且有的书看上去十分老旧,萧清不得不非常小心,害怕自已一个不小心将书翻烂了。
结果将整个二楼的书检查了一下,也没有发现有什么有用的。萧清有些泄气,难不成他们道观是师父口口相传的?那自已做完药铺学徒,还要来竞聘道观道童么,也不知道道观会不会嫌弃自已的身份。
萧清正想下楼,余光看见一本《佚名游记》,非常突兀的和《易经注解》摆放在一块。名字起的也奇怪,一个无名氏写的游记有什么特别的,竟然存放在二楼。
萧清随手翻开,想看看古人的游记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格。只读了几页,她就被书中的内容给吸引了。
作者以一种十分轻快的语调,记录着自已游历的诸多见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心随着作者遇见新奇事物而惊讶,也随着作者解开禁制而兴奋,更是为书中描写的壮丽景色而心胸开阔。
萧清发现,这佚名作者,在提到某处有禁制时,他会在旁边补上一些旁白或者说点评,诸如“如此迷阵不过尔尔”之类的。
有时候他兴致来了,还会在旁写上自已的看法,“若是让我来布置此阵,定当如此这般…那般…”。
萧清虽然看不大懂,但她知道,自已这是捡到宝了。佚名肯定是一位精通阵法的大佬,他描述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