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郁化热,热壅血瘀,蕴酿成痈。我这方子清热解毒、化瘀排脓,完全对症啊。问题出在哪里了?”大夫埋头苦思。

大夫正在思考着,边上的老汉又发出阵阵急咳声,让气氛都紧张起来。

突然,老汉踉跄着站起身来,疾步走到药铺外,扶着墙开始吐起来。壮汉见状,紧跟其后,用手轻轻的拍打着老汉的背,像是要抚平老汉的病痛。

萧清跟过去,看见这老汉的痰中带血也带脓,他这应该是肉腐血败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是肺痈的后期表现了。

父子俩见萧清跟来,连忙道歉,说不小心弄脏了地面,一会就清扫。萧清摆手,让小二过来清扫一下。父子俩见萧清没有怪罪的意思,提着的心才放松下来。

“老丈,我来帮你扎几针,让你缓缓吧。”萧清示意壮汉将他爹扶到桌前坐下,要给他针灸一下,缓解他的咳嗽。

萧清掏出自已携带的银针,嗖嗖几下,扎在老汉的几个穴位上,她还时不时的轻捻银针。不多时,老汉咳嗽声稍小,面色也缓和了一些。

壮汉见这个年轻大夫这么有本事,几针下去,自已爹就好了一些,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就要朝萧清下跪,被萧清制止了。“大夫,你行行好,救救我爹吧?”

壮汉这边动静挺大,惊醒了之前为他们看诊的老大夫,老大夫闻言朝萧清看去,眼神里透着疑惑。

小许掌柜的连忙出来打圆场:“小哥先别急,我们老大夫这不是正想法子的么?”

“这位后生可是有救治之法?老夫看你针灸之术颇有造诣。”老大夫也不介意萧清横插一脚,他一心医术,现在遇到了难题,若有人能为他解惑,他会很开心。

“晚辈的确有一点想法”见老大夫不介意,反而还向她一个晚辈请教,萧清不禁对老大夫产生几分敬佩。同时也生起了对济民药铺自豪感,自家药铺的大夫就是品性好。

“老丈,我先为你把把脉。”虽然已经了解了大致情况,萧清却不会马虎,仍旧把脉、观色、问诊。

这老汉是前些天农忙,忙着地里的活计,遇到暴雨淋了一身,回去之后他也没有在意,不小心就得了风寒。庄稼人一点点风寒也是没放在心上,以为是农活忙给累的。结果拖了好几天,咳嗽越来越厉害,他儿子就劝他来县城看看大夫。

第一次来的时候,老大夫也的确诊断是风寒,开了两副药,让他回去按时喝完,估计病情就会大好。同时,还叮嘱老汉,这几天不要过于劳累,也小心别着凉了。

老汉当时点头如捣蒜,回去之后忙起来就抛之脑后了。忙起来挥汗如雨,回家后贪凉用凉水冲洗,几次下来,风寒袭肺,未得及时表散,蕴发为热,蕴酿成了肺痈。

老大夫的药方的确对症,但老汉估计是拖得太久,病情有些严重,老大夫的药方力度不够。萧清仔细想着哪些药治疗吐脓血痰、解热毒效果更显著。她脑子突然就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个小故事。

金朝的医学家刘宗素,年逾花甲还上山采药,不小心淋了雨得了肺痈,久治不愈,还是当时另一名医张洁给他送去了一种药草,刘老连服三日就好转了。刘老大为惊奇,因为他竟然不认识这种药草。于是向张洁请教,得知这草药就是鱼腥草。

萧清有了主意,提笔开方,打头就是鱼腥草,她这次的方子正是以鱼腥草为主药。

第79章 新病也可旧药医

“鱼腥草?”老大夫面露疑惑,他只知道他们这一带有种草药鱼腥草,平常百姓喜欢在夏天用来泡茶喝,以清热解暑。也有少部分百姓喜欢鱼腥草的味道,加一些调味料,凉拌着当菜吃。

“是的,老大夫,这鱼腥草就是这里本地长的那种鱼腥草。它性辛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排脓,还能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