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木质,摸起来手感极佳。大堂两边是诊室,分别是济民药铺的两位坐堂大夫:陶大夫和王大夫的诊室。

做学徒,没有固定的师傅,但若是有大夫愿意,那学徒就可以直接跟着大夫做事。更幸运的是,大夫把学徒认作了徒弟,那就可以跟着师傅一起看诊,相当于手把手的教了。耐心的师傅还可能对来的病患逐个和徒弟讲脉象,讲开方。当然,也可能运气不好,一辈子都在药铺打杂,到老了还是一个学徒或者学徒转岗为抓药的。

既然决定要在济民药铺做学徒了,萧清就得找个常住的房子。她向掌柜的打听,附近有没有要出租的房子。掌柜的见萧清孤身一人,他也想卖她一个好,于是说他们药铺后院其实可以住人,但同时还要肩负看管药铺的担子。

这对萧清来说,简直是求之不得了,好么。这样她就可以连太医局的早晚课都不会漏掉了,24小时完美无死角的偷师。

第38章 这个学徒有点猛

萧清花了半天的时间,将客栈的房间退了,然后又采买了一些生活必须品,就包袱款款的来到济民药铺报到了。掌柜的都被她这效率给惊到了。他让小二领着萧清来到后院的一间比较狭小的屋子,将东西安置好,还特意给了点时间给萧清打扫整理自已的住房。

萧清打量着自已未来的卧室,房间不大,约有10来平米,放了一张1.2米左右宽的小床。屋子一角摆放了一张四方桌以及两把椅子,还有一个脸盆架子。

虽然比较简陋,但该有的也有了,还要啥自行车哦,萧清很满意。她更满意的是,这间屋子就挨着太医局的方向。这就是她的理想屋。萧清挽起袖子,三下五除二的就将屋子给收拾妥帖了。

等萧清来到大堂,让掌柜的指派活计时,掌柜的更满意了。上午谈妥,下午就入职上岗的职工哪去找啊。

之前他考教过萧清的药材知识,发现掌握的挺多的。于是掌柜的就派萧清去后院整理药材。

萧清先向掌柜的问清楚了整理药材的要求和规矩,这才来到后院。后院仓库里堆放着一堆堆的从商行或者药农那买来的药材,需要分门别类的归置好。

还别说,就整理药材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同一种药,不同的部位药效不同,须分开存放。比如说紫苏,紫苏叶主要用于解表散寒,紫苏梗主要作用是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紫苏子善于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梗、叶、种子分别有不同的药效,应分开放单独的药柜里。

不同的药材存放的方法须妥当。比如说枸杞子红红的,应把它们放在干燥的陶制容器中,防止受潮。因为枸杞子含糖量较高,受潮后容易粘连在一起,影响药效。又比如石膏通常是块状的,需要敲打成合适的大小,方便称量。

存放药材时,还要注意药材的药性。像黄连、黄芩、黄柏这 “三黄” 会放在一起。黄连极苦,是清热泻火的良药,在整理时要特别注意和其他药材区分开,因为它的味道很容易沾染到别的药材上。

黄芩和黄柏的形状有些相似,黄芩偏细长,黄柏则比较宽厚,把它们规整在同一区域的抽屉里,方便取用配药。

除此之外,还要特别留意药材的质量。看看根茎类药材是否有腐烂的部分,叶类药材是否变色、失去药效等。炮制手法不好或者有的炮制有问题的,也要留意。还有一些特别容易弄错的药材也要区分开。

萧清表示自已是长见识了。的确,药材质量关系着药效,而药效又影响着开方的剂量。难怪现代时,好多古方都需要反复验证,因为古时的药材药性和现代的可能相差老远了。

萧清整理药材的时候,也越发熟悉药材的药性,她自已还发现了一个作弊器。她可以用自已的神识来分辨药性。

这趟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