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继续她的归程了。
一路上,想着鹰翔的话,又回想起最近的所见所闻,萧清也发现了之前自已忽略过的疑点了。
首先,在骊山老母殿的藏经阁里,萧清并没有找到有关修行法术或者体系的书,只有关于什么是道,如何悟道等修心养性方面的书,甚至连丹书或者符书也基本没有,像是被人刻意的抹去了一部分。
那到底是由于历史事件使得相关的书籍遗失了呢,还是有人想故意隐藏这些信息呢。
若是前者,那必定是十分严重的大事,比如说大规模的战争,那应该在史书或者人们的只言片语中有端倪才是。
若是后者,做这事的人或者组织就十分值得推敲,他们一定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其次,听了骊山老母的讲道以及唐僧的讲佛,不论他们的理念有何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强调个人修心养性,唯心至上。仿佛只要能参破个中玄机,成佛成仙指日可待。
对于修行者自身的身体情况如何,战斗力如何,掌不掌握什么技能,完全不重要,甚至是想刻意让人忽略掉这些。这是有意识的想把人类修行者养得“手无缚鸡之力”,有点要养废的味儿。
另外,不论佛和道的理念上有如何冲突,但这两派之间隐隐有针锋相对之势。骊山老母选择在取经回来的前一年就大势开坛讲道,规模比以往都大,确实有些不同寻常了。而玄奘回来之后,时间挺赶,但还是要广集会讲佛。之前不细想还没觉得有蹊跷,但只要带着疑问去细品,就觉得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佛道在争取人间的道场。
最后,就是大唐最高领导人唐太宗,对于两派的态度转变也挺不寻常。最开始的时候,他将道家放在第一位,甚至还以老子之后自居。